Talk三联 – Details, episodes & analysis

Podcast details

Technical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odcast's RSS feed.

Talk三联

Talk三联

三联中读

Leisure

Frequency: 1 episode/5d. Total Eps: 276

Unknown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节目每周更新,更多详情,欢迎下载《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三联中读”留言互动。
Site
RSS
Apple

Recent rankings

Latest chart positions across Apple Podcasts and Spotify rankings.

Apple Podcasts

  • 🇨🇦 Canada - leisure

    01/08/2025
    #80
  • 🇨🇦 Canada - leisure

    31/07/2025
    #84
  • 🇨🇦 Canada - leisure

    30/07/2025
    #35
  • 🇨🇦 Canada - leisure

    29/07/2025
    #65
  • 🇨🇦 Canada - leisure

    28/07/2025
    #87
  • 🇨🇦 Canada - leisure

    25/07/2025
    #55
  • 🇨🇦 Canada - leisure

    24/07/2025
    #45
  • 🇨🇦 Canada - leisure

    23/07/2025
    #83
  • 🇨🇦 Canada - leisure

    14/07/2025
    #73
  • 🇫🇷 France - leisure

    14/07/2025
    #43

Spotify

    No recent rankings available



RSS feed quality and scor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dcast's RSS feed quality and structure.

See all
RSS feed quality
To improve

Score global : 53%


Publication history

Monthly episode publishing history over the past year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Latest published episodes

Recent episodes with titles, durations, and descriptions.

See all

EP162 “小马宝莉卡”火了,究竟是因为啥啊?

samedi 31 août 2024Duration 01:09:55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覃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王怡然,《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 本期封面故事:《小学生如何社交

从今年开始,一款美国动画片《小马宝莉:友谊就是魔法》的衍生周边卡牌,在小学生间悄然流行起来。这些色彩鲜艳、印刷精良的“小马宝莉卡”采用盲抽的形式售卖,并有着颇为复杂的等级与版本差别,其中最难抽到的卡被称作最高位卡。某些高位的“小马宝莉卡”,在二手市场已被炒到十余万元。而为了获得高位卡,不断购买、拆包,也是一些孩子花费成千上万元的主要原因。

或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学生时代流行的卡牌游戏,还是干脆面里的“水浒卡”,或者更“高端”一些的万智牌与“游戏王”卡。只是和“小马宝莉卡”相比,金钱的投入似乎还没有这么极致。而这种卡牌游戏在小学生社交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小马宝莉卡”聊起,看看今天在小学生中风靡一时的卡牌游戏,究竟是什么来头?在那些被炒到离谱的价格背后,有着何种商业机制?同时,当一种在很多人看来是“拿钱换纸”的游戏,成为填补小学生们社交空白的主流选择时,我们更需要一起思考,这种空白所从何来,以及如何为孩子提供更丰富、轻盈的生活与快乐来源。

【时间轴】

02:28 “小马卡”与TCG卡牌游戏

08:21 我知道SSR,可“小马卡”的LSR、UR、SC都是啥啊?

13:25 从“哇,这张卡好好看”到“低位卡不要了”

15:55 “小马卡”如何成为小学生们的MBTI?

21:33 “小马卡”的“价值”,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

27:56 焦虑又无奈的家长们

31:20 群采:孩子和家长们怎么看?

37:16 游戏的社交功能,掩盖了消费主义的本质

43:19 课间10分钟,是如何被压缩的?

45:45 精神世界的空洞,该由谁来填补?

52:14 当“项目制育儿”成为风潮,如何平等地理解孩子?

63:47 媒介形式与花钱方式的变化

【延伸阅读】
文章 | 《卡牌生意的奥秘
EP88 林克出现前,海拉鲁大地一派祥和···
EP70 被iPad占领前,童年可以这么好玩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川田瑠夏 - キリマンジャロだね
拾光 - 那些美好的小事
出羽良彰 - 木幡真琴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现场!现场!10 | 溺亡在小区地库中:当洪水涌进“翡翠城”

vendredi 30 août 2024Duration 01:17:29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夏杰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4年7月16日,陕西宝鸡市遭遇短时强降雨,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造成了流经渭滨区的石坝河及支流山洪暴发。当天夜里,伴随着暴雨而来的泥石流,涌入了紧挨石坝河河道的翡翠城小区,受物业催促前往地库挪车的业主杨兵和张明明不幸溺亡。

在一个“现代化居住社区”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一条被人工改道的河流,会给城市带来怎样的隐藏风险?一次极端天气,暴露出了哪些长期的管理疏失?悲剧的背后,城市治理与我们每个个体的命运紧紧相连。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去往宝鸡实地采访的《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夏杰艺,通过她的叙述,共同回到那个暴雨如注,泥浆漫灌的夜晚。

【时间轴】

03:12 回到现场:暴雨当晚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09:01 下楼到车库挪车,“没几分钟,泥水已经漫到了胸口”

12:15 “消失的物业”:为什么一定要业主挪车?

16:55 “小区外的小溪成了猛兽般的大江”,翡翠城小区陷入泽国

26:07 泥石流中的救援,有什么特殊之处?

41:24 暴雨后的宝鸡:淤泥、尘土和灰头土脸的建筑

46:24 河川地理和洼地中的小区

51:36 选择石坝河小区的初代城市移民

59:03  49年前河流改道带来隐患

59:03  2米高的防洪墙,迟迟未落实的整改

68:06 两个遇难者,两个破碎的家庭

【延伸阅读】
文章丨溺亡在小区地库:当泥石流淹没“翡翠城”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EP158 谈一场“情绪安全”的恋爱,生活就会更快乐吗?

samedi 3 août 2024Duration 01:11:31

主播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孙晓,《三联生活周刊》实习记者

※本期封面故事:《寂静的一代

如果以上一个时代为坐标轴,大学里现在发生的,跟“关系”相关的变化,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背负完整的个人情感,而是以功能性、碎片化的临时关系取而代之。在面对与人建立关系时,我们并不想躬身入局,而是开启了节能模式。

现在校园中的年轻人,如何处理与身边人的各种关系?大家对于恋爱的热情真的在下降吗?而男生和女生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与认知,有着怎样的差别?同时,一些把情感需求提纯的“虚拟关系”,比如在乙女游戏中与纸片人谈一场恋爱,是否会给到更好的体验?那些存在于真实关系中的失望、下头乃至愤怒,是否也会在虚拟关系中发生?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谈恋爱这件事出发,聊聊今天的年轻人们,尤其是身处大学校园中的朋友们,在处理“关系”时遇到的情况。这些现象可能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中持久存在,而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时间轴】

00:58 从进入大学到走向社会,年轻人面临的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13:53 大学生们的边界感,变得越来越强了吗?

18:34 大学阶段要做的事,需要重要性排行吗?

26:33 这个人和我不同,还有建立连接的可能吗?

31:02 当网上学会的概念遇到现实问题

34:52 现在的大学生们,真的不愿意谈恋爱了吗?

45:13 在一段乙女游戏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

49:05 当你为他人考虑时,才能获得更深入的情感交流

53:44 和纸片人男友的36天旅行

59:25 与ChatGPT“谈恋爱”的上头瞬间与下头时刻

【延伸推荐】
数字刊 | 《18岁成人指南》
数字刊 | 《大学里,如何成人》
文章 | 《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EP95 陈赛 · 少年|少年的压力,还是家长的焦虑?

samedi 26 août 2023Duration 01:14:42

主播:陈赛,《少年新知》执行主编

嘉宾: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少年新知》专栏作家

2022年8月,少年编辑部招募了8位少年读者来当暑假实习生,开工第一天,主编陈赛问:作为这个时代的少年,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少年们异口同声说:累!

这个答案让人感到意外,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还有长达三年的疫情,给少年们带来全方位的压力,学业竞争、身体变化、友谊、独立、未来的不可知、还有家长对于“阶层滑落”的焦虑,都一股脑压在少年身上。“内卷”好像是少年和家长们不得不参与的一场游戏,一旦上场就很难退出。

成长的压力和烦恼是否都有必要?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什么时候要干预,什么时候可以放手?是否有一种途径,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真正自由自在地成长?

在本期播客中,你将听到一位主编和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两位母亲的深入对谈。

【时间轴】

03:16 疫情时期的体育课:对体育老师的“云监工”

05:21 疫情期间的锦囊第一条:多运动

07:29 少年们对于当下生活的最大感受:累

13:08 现在我们有太多对的答案,探索别的答案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14:17 在童年的时候,孩子应该是人类的研发部门

17:13 阶层滑落,家长永远的担忧和恐惧

19:06 家长的两难:一方面想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一方面担心孩子没有发挥应有的才能

26:35 在当下的成长环境里,孩子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28:22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一定是在努力之中得到的”

33:38 父母要怎么帮孩子缓解考试的压力?

42:05 “当我发现,我不得不帮孩子改作文的时候,我就很崩溃”

45:49 养儿女就跟种花种草一样

51:17 社交网络的普及,会对少年们的交友产生影响吗?

53:54 “怎样才能给儿子找到朋友,这是我每天都在发愁的一件事情”

58:54 当下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校园霸凌事件?

01:06:16 遇到校园霸凌,孩子们应该如何处理?

01:08:22 “卷”不仅仅是竞争,里面还有盲目

01:10:46 除了父母的努力,我们的教育系统还能做什么?

播客专辑《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上线

vendredi 25 août 2023Duration 05:22

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忧心忡忡地提到,这一代美国青少年正在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精神健康危机。作者援引美国疾控中心的一项最新数据说,从2009年到2021年,自称感到“持续性的悲伤与无助”的高中生比例从26%上升到44%,其中女生的情况更为严重。


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看看202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这个全国性调查项目从2012年启动,选取了北京、辽宁、江苏、湖南、四川五个省(市)的约7400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样本,调研结果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注意,这些只是在校生的数据,在那些辍学、失学的青少年中,精神不健康的比例只会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并不难解释,比如,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等,再加上长达三年的疫情,无论对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来说,这些都是巨大的压力。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压力机制其实是生命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动物在逃命,或者追捕猎物时,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在极限边缘挣扎的反应很难受,但却是生存的关键,它证明你还活着,正在为你的生存而搏斗。一般来说,危机一旦结束,应激反应就会自动关闭。


但是,现代日常生活的压力并非来自野兽,而是来自社会与心理层面的问题。当面对这些问题时,逃跑或进攻都不再适用。正确的方法是,退一步,正视情绪,重新审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对成年人而言,这件事情不算太难,但对青少年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的前额叶皮层(负责思考、分析、自我控制的脑区)要到20多岁才能真正成熟。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社会里,青少年要面临的压力一点都不比成年人少。他们的压力来自学业、家庭、同辈关系、身体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各种压力。


而在所有的压力中,最危险的是无能为力的感觉——你对一件事情没有控制感,不知道情况会有多糟糕,痛苦将持续多长时间。而青春期的不易,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不可控感。你不再是孩子了,但也尚未成年,童年一切皆有可能的幻想,不得不让位于越来越多的来自成人世界的规则与限制。期待是父母加之于你的,规则是社会为你设定的,你的价值似乎由考试成绩决定,而你的人生也越来越像一场标准化考试,从正确的小学到正确的中学到正确的大学再到大城市某个高级写字楼里的正确位置,但这是不是你想要的人生呢?为了一件并非你选择,也非你相信的事情而努力奋斗,能持续多久呢?


面对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焦虑症、抑郁症,但陷入焦虑、陷入恐惧、陷入不安、陷入悲伤或陷入抑郁,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到的心灵困境。尤其是在青春期,这是一个非常动荡的人生阶段,有人用“疾风怒涛的时期”来形容它,想象一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青当遭遇情绪的漩涡和心灵困境时,我们怎么帮助这些青春期的孩子呢?


所以,三联中读特别策划了这一档系列播客节目《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在这个专栏中,《少年新知》执行主编陈赛与5位青少年心理和医学专家:徐凯文博士陈祉妍教授刘文利教授宗春山教授易嘉龙医生,就教育内卷、社交隔离、性教育、校园霸凌、抑郁症等话题展开对话,共同探讨青少年可能或正在遭遇的压力困境,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引导家长去观察、探究、感受孩子的情绪。欢迎搜索“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一键收听~

EP94 夏天,是妖怪出没的季节

samedi 19 août 2023Duration 01:16:36

主播 | 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中场时间”主播
嘉宾 | 张云,作家、记者,《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作者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夏天,似乎是最适宜妖怪出没的季节。寒风凛冽的日子,妖怪们想必也是不太愿意出来蹦跶的。而夏日里茂密的植被,溽热蒸腾的暑气,各种事物的生命力都显得异常旺盛,也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多幻想。


或许我们都会在夏夜纳凉时与妖怪的故事相遇,这些故事里提到的妖精鬼怪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它们所从何来,千百年来如何与人相处,这期间发生了哪些惊奇绝异的故事?而相比于早已进入流行文化的日本妖怪,中国妖怪的故事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同时,从口口相传、志怪文章到影视改编,让我们热衷于妖怪故事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中国妖怪故事(全集)》的作者张云,以及参与撰写本期周刊封面《夏日阅读:寻妖指南》的记者肖楚舟,在夏日黄昏,一起谈妖说怪。


※本期音频无任何惊悚内容,适宜全天候放心收听~


【时间轴】

01:27 从“鬼故事”到“寻妖指南”

03:40 妖精鬼怪魔,分别是什么?

09:58 印象深刻的妖怪故事

15:12 为什么夏天是妖怪出没的季节?

25:30 中国的鬼,其实还怪好嘞?

29:40 中国妖怪与日本妖怪的一些不同

35:28 发生在夏天的“走蛟”是怎么回事?

44:20 “凶宅”里也有好玩的妖怪

48:20 人与妖和谐共处,是什么画面?

57:29 “逢魔时刻”

1:00:43 为什么我们会对妖怪故事抱有持久的热情?

1:06:06 听了中国妖怪故事,也就懂了中国人

1:10:50 值得一看的书&剧

▲世界妖怪地图


【节目中提及的其他作品】


·书籍·

《夷坚志》

《搜神记》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


·影视剧·

《千与千寻》

《夏目友人帐》

《给桃子的信》

《不良执念清除师》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话题感兴趣,可以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关注收听。


EP93 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如何跳动起来的?

samedi 12 août 2023Duration 01:04:10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鲁琦,能源科技公司高管,电池领域资深从业者


※本期节目为连线录制


在今天的生活中,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配件的电池,我们的了解或许并不充分。过去20年间电池领域的变迁,也可以被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究竟是哪些力量在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如何完成从“用市场换技术”到“自主研发”的思路转变?在几种电池制造模式中,为何是锂电池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而从电池制造研发的角度,企业又会针对技术痛点和用户需求,做出哪些具体的应对?在今天已经位居行业前列、又严格保密的电池工厂里,又可以看到什么?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电池领域资深从业者、能源科技公司高管鲁琦,以及撰写此次封面的主笔杨璐和张从志,请他们从行业内外为我们分享关于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的种种观察。 


【时间轴】

01:36 为什么要从锂电池入手写新能源车?

06:05 锂电池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从何而来?

20:10 针对痛点,电池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31:36 买电车,不要只关注续航能力了

38:27 锂电池、钠电池、氢能源……未来的趋势如何?

46:48 在高度保密的电池工厂,可以看到什么?

58:10 锂电池行业为何也越来越卷?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话题感兴趣,可以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关注收听。

EP92 南方故事里的魔幻与日常

samedi 5 août 2023Duration 01:04:50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艾江涛,《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近两年,“南方元素”在许多影视作品里出现,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南方作家的作品进入公众视野。在他们笔下,有很多东西对于外来者而言是神秘和魔幻的,但当你去到那个环境里面之后,就会发现,那些其实就是他的日常经验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是一种直觉和经验的产物。比如肆意生长、无法无天的植物,又如吞噬生命、汩汩向前的河流。


很多南方作家意图通过创作来实现自我救赎和自我追溯的统一。他们的创作源泉之一是对抗平庸,企图撕破熟人社会的禁锢、将自我从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然后当一个远离小城已经出走的人,回望这个小城的时候,小城又意味着什么?那里的故事和文化又该怎样被打捞回来?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记者孙若茜、肖楚舟、艾江涛、卡生,透过他们对几位南方作家的采访,去往南方和更南的南方。


【时间轴】

02:03 从讲述“东北”到讲述“南方”

04:36 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有怎样的南方记忆

11:12 我们看到的魔幻,只是一种生活日常

19:06 不同层级的粤语带来的视角转换

22:26 南方植物的茂密,也意味着一种遮蔽

26:49 把现实扭一个角度再给你看

33:27 文字里的小镇印迹

38:20 “巫气”是与生活相连的个人经验

45:14 在打捞语言中寻找身份认同

51:55 方言携带的是一种气氛与记忆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话题感兴趣,可以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关注收听。

EP91 美食好吃,也想听听老板的故事

samedi 29 juillet 2023Duration 55:20

主播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传媒》主任记者


享受美食是中国人的一件“人生大事”,而夏日则是完成这件大事的绝好时机。烟火气正在肆意弥漫,它把我们带到玉溪、尝一尝新鲜上市的野生菌,带到苏州、嗦一口地道正宗的三虾面,又带到台州、品品携着清凉晚风的海鲜。


当然,享受美食永远不会只停留于美食本身,比美食更吸引人的,是一家家小餐馆背后带有温度的人物故事。餐馆老板在制作美食这件事上,有多少专注和享受?他们的小餐馆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如今的生存状态和每日上演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分别前往玉溪、苏州、台州探访的记者吴丽玮、驳静和丘濂,她们在三地的小饭馆品尝了那些“季节限定”“地域限定”美食,也听到了许多美食背后的故事。不妨和她们一起,去看看那些迷人的小饭馆吧。


【时间轴】

01:24 为什么要写小饭馆的故事?

04:08 如何选择一座适合的美食城市?

12:34 摄影记者带来的新视角

14:34 开在戏台上的餐厅,吃饭也是一种表演

19:38 写一家餐馆,可以不写怎么烧菜吗?

21:32 发现一家有故事的小饭馆,并不容易

31:04 秘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43:04 小饭馆里特有的人情味

45:13 错过一位女主厨的遗憾

48:07 “你们是抖音探店的吗,要不要收费?”

50:34 小饭馆老板们的两段人生

52:36 透过美食,重新认识一座城市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话题感兴趣,可以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关注收听。

EP90 留在20世纪的昆德拉

samedi 22 juillet 2023Duration 01:12:25

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董强,昆德拉小说译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嘉宾 |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7月12日,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逝世,终年94岁。昆德拉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他的离世引起了一轮对其人生经历的探寻和对他作品的讨论。昆德拉试图以音乐的理解发展小说的理论,用情节的设计作出哲学的追问——他将小说作为一种探索存在的方法:在细节中照见未曾被发现的角落,我们得以找到新的可能性与希望。而在现今网络平台上真伪难辨的昆德拉“名言”背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昆德拉其人,又应该如何阅读他的文学?


同时,昆德拉生于捷克,后移居法国并开始用法语写作,但在晚年又重新接受了捷克国籍。在昆德拉身上,这种不同文化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他,我们似乎很难把昆德拉以及他的文学作品放入一个确切的坐标当中进行归类,他自己又在如何处理这种身份认同?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到曾跟随昆德拉求学的昆德拉小说译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作家苗炜,以及《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孙若茜和肖楚舟,一起聊聊他们亲身接触到的或是阅读到的昆德拉,以及他们如何理解昆德拉作品中的态度与思考。


【时间轴】

01:12 昆德拉阅读史

06:18 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

14:00 昆德拉的出现,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16:57 做昆德拉的学生,都会学什么?

17:51 理解昆德拉的两个关键词:欧洲&音乐

31:51 无法绕开的“刻奇”

35:37 是作家还是小说家?

46:45 语言对写作者的影响

50:52 昆德拉为小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8:18 对于个体价值的捍卫

1:03:58 “昆德拉没有弟子,只有崇拜者”

1:09:28 私下里的昆德拉是什么样?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话题感兴趣,可以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延伸内容】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FM等平台关注收听。


Related Shows Based on Content Similarities

Discover shows related to Talk三联, based on actual content similarities. Explore podcasts with similar topics, themes, and formats, backed by real data.
声动早咖啡
嗨咻
面基
除你武器
硅谷101
策展这门课
乱翻书
岁时茶山记
X博士official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