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Details, episodes & analysis

Podcast details

Technical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odcast's RSS feed.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苗师傅

Leisure

Frequency: 1 episode/15d. Total Eps: 74

Unknown
主播苗炜,人称“苗师傅”,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原《新知》杂志主编。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这次,他将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以书为桥梁,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进行人文新知、社会生活、公共话题的讨论,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为了获得一些经验,我们还是天真一点儿吧”。 每月双周更新,更多加更内容、主播互动、福利放送及详情,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留言互动。 商务合作邮箱:zhongdu@lifeweek.com.cn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音频编辑:张译丹 设计:侯子晗 出品:中读编辑部
Site
RSS
Apple

Recent rankings

Latest chart positions across Apple Podcasts and Spotify rankings.

Apple Podcasts

  • 🇨🇦 Canada - leisure

    03/06/2025
    #91
  • 🇨🇦 Canada - leisure

    13/02/2025
    #74
  • 🇨🇦 Canada - leisure

    15/10/2024
    #100
  • 🇨🇦 Canada - leisure

    29/09/2024
    #93
  • 🇫🇷 France - leisure

    27/09/2024
    #99

Spotify

    No recent rankings available



RSS feed quality and scor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dcast's RSS feed quality and structure.

See all
RSS feed quality
To improve

Score global : 53%


Publication history

Monthly episode publishing history over the past year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Latest published episodes

Recent episodes with titles, durations, and descriptions.

See all

对话姜以琳,从精英家庭、优绩主义到学神的诞生 Vol.47

samedi 31 août 2024Duration 54:24

教育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学者姜以琳在自己的新书《学神》中,呈现了中国精英学子的再造过程,而其中最有意思的发现是,来自北京精英家庭的孩子,会依照成绩的高低和学习轻松成都,将同学分成四个等级:学神、学霸、学渣和学弱。

《学神》,姜以琳,中信出版集团

姜老师来自中国台湾,过去七年,她以北京的五所高中为样本进行深入调研:什么算是精英家庭?学习成绩高低为什么成了学生在校生活的指标?教育体系越来越唯分数论吗?……本期节目,苗师傅邀请到了姜以琳老师一期来聊聊教育话题,学神们,到底去哪了?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三联中读《文学的30种滋味》等专栏主讲人

【嘉宾】:

姜以琳,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学神》作者

00:06:12 为什么说“教育合理化了社会不平等”?

00:10:39 在北京的高中做了7年调研,如何看待北京的学生?

00:15:38 学神、学霸、学渣、学弱,学习怎么成了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唯一指标?

00:23:02 “精英家庭”的标准:学界主要以收入界定

00:32:03 怎么理解“无论中国的教育制度怎么改革,精英子女都会受益”?

00:39:06 到底什么是“优绩主义”?

00:45:23 从文凭社会说起,教育到底对谁有用?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作者赵汀阳,该书讨论了决定人们命运的制度、自由、权利和权力。

相关延伸:

课程丨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课程丨何为大学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现场!现场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添加小助手,进群交流领福利资料~

对话刘海龙:“每个人只愿意看到自己相信的真相” Vol.46

samedi 10 août 2024Duration 01:26:22

【🎁本期留言有赠书】

“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传播迅猛的时代”,自媒体、“后真相”、媒介……这些名词层出不穷,讨论传播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本期节目,苗师傅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一起和大家聊聊媒体传播。

“姜萍事件”是一个后真相的典型事件吗?原来“事实”和“真相”有如此大的差别?新媒体时代下,为什么“烂尾新闻”变得越来越多?我们有多少人陷入了“沉默的螺旋”?

在本期节目里,苗师傅直呼终于弄明白了那些拗口的传播术语,节目最后,两位老师也分享了两本推荐书目,其中,《无线追凶》是以无线电直播“凶案”,这和当下的流量直播意外形成了一种时代的呼应,果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三联中读《文学的30次夜游》等专栏主讲人

【嘉宾】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读精品课《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主讲人

00:02:09 新闻VS传播,区别是什么?

00:05:36 从精英媒体时代到自媒体时代,究竟什么变了?

00:09:22 从特朗普遇刺照片谈起,“一般大众的思维就是图像性的”

00:14:06 媒介生成事件:媒介连接本身会产生巨大的不可预测的舆论场

00:18:50 “姜萍事件”,每个人只愿意看到自己相信的真相

00:21:15 为什么说“事实”和“真相”是两回事?

00:23:03 “后真相”,强调多元主义,“只有我的版本是最好的”

00:31:23 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望达成共识?

00:35:22 新媒体时代,极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00:39:55 “沉默的螺旋”,当你发现自己是少数人的时候,你就不愿意讲话了

00:48:36 技术是否内嵌着某种价值观?

00:54:19 想做一名成功的传播者,必须要有点表演性吗?

01:01:46 推荐书单:《宣传》,“宣传”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

01:13:50 推荐书单:《无线追凶》:一场凶案的无线电“直播”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沉默的螺旋”,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会倾向于不表达出来。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作者刘海龙。

【本期福利】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收听感受,我们将在小宇宙本期节目评论区精选两位听众,各送出一本《无线追凶》。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丨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添加小助手,进群交流领福利资料~

对话许知远:我越来越发现,观念是需要被表演的丨Vol.39

samedi 30 mars 2024Duration 01:08:26

主播丨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丨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主创

熟悉《天真与经验》的朋友或许会发现,本期节目的开头有些特别,不再是金句,而是以一小段录制开始前的环境音渐入,算是我们的小小试验,但其实也期望,能把本期嘉宾许知远一些更当下、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很多人因为《十三邀》熟悉许知远,录制现场的他,蓝色T恤衫,牛仔裤,看起来和视频中的形象一般无二,20岁出头时,他曾在三联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带他的三联记者正是苗师傅,或许因为这样的原因,许知远在录制开头会提起“自己有些紧张”,但随着聊天的深入,这份紧张被他的热烈的表达所慢慢取代。

保存图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字跳转购买

俩人的谈话从苗师傅的“约法三章”开始,谈到了许知远的新书《意外的旅程》,那些他在陌生国度旅行时的身份焦虑和文化思考;回溯了他曾经在三联实习过的媒体岁月,如今他依然对类似新闻现场的“硬事实”感知并不强烈,而对于更软性的东西倍感兴趣,诸如“改变了历史的人”。

许知远在旅行中建立一种和日常的连接,对近代史中的梁启超、李鸿章、林语堂的兴趣,使他已经列好了自己到八十岁的人生目标,对于“观念是被表演出来”的观点坦然接受……两人的对话在不同的话题中不间断地跳跃着,一时是对文化精英与偶像的审视和思考,一时又回到了苗师傅口中“大学还未毕业,像燃烧的小火柴堆似的小许”。

节目的最后,苗师傅说这场对话聊到让他自己都觉得“高尚了起来”,究竟两人约法三章了什么?两人的聊天中又给年轻人带来了什么样的“鸡汤金句”?欢迎大家听完本期音频,找寻答案。

02:06 从疫情时代的旅行聊起,“任何国家的兴起,也必须要有智识和情感上的”
05:16 提问许知远:新闻现场还有吸引力吗?

——“你知道吗,我在三联的第一份工作是报道地震”

7:40 其实每个人某种意义都是“祖国的陌生人”

12:24 为什么会想要书写梁启超?

——“我对人改变历史,特别感兴趣”

22:58 开始历史写作后,怎么看待现在的媒体文章?怀念那个“媒体黄金时代”吗?

28:04 “近几年越来越强的一种感受是,观念需要被表演出来”。

30:45 许知远:“十三邀”像是许多人陪我一起做我的训练营

36:15  思想家作为摇滚明星的时代过去了,但思想家icon依然存在

41:10  怎么看待现在年轻人特别期待获得人生哲理?

44:59 “我的写作计划已经排到了80岁左右了”

50:05  如果拍片子,会想要拍什么?

54:54 为什么似乎更青睐从东亚视角来看待一些历史问题?

——“我最强的一种感觉,对话越来越需要更多样的相关性,它会使对话变得更深入”
01:03:00 苗师傅比喻许知远,“20多岁的你像一个燃烧的小火柴堆”,内心驱动力来自哪儿?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著作《谢谢你迟到》《世界是平的》

《India After Gandhi(甘地之后的印度)》:[印度],作者Ramachandra Guha,印度知名学者、专栏评论家和作家

《大英帝国三部曲》: [英],作者简·莫里斯

犬养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号木堂,日本第29任首相,曾支持过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32年,被日军右翼分子枪杀身亡。

《特洛伊的海伦》: [英],作者贝塔妮·休斯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年1月19日—),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

歌单:

Cigarettes After Sex - Sunsetz

Toulouse - I Will Follow You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对话陈晓卿:吃着吃着,我们就老了 丨老友记

vendredi 15 mars 2024Duration 01:27:46

🎁🎁福利:

2022年4月,《天真与经验》开始在小宇宙与大家见面,至今已经更新了46期节目,上周,我们播客的订阅量突破2万啦,作为订阅破2万的福利,我们会在3月16日后,从本期节目的评论区抽取10位听友,赠送《苗炜·文学的30种滋味》课程兑换码1张,大家一起来听苗师傅如何聊文学,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互动,我们期待与大家的相遇!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

陈晓卿,导演,美食作家,代表作品《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我的美食向导》

本期节目,苗师傅邀请到了老友陈晓卿,按他们的话说,两个人见面90%是在饭局上,这样面对面坐下来聊天录节目,还是第一次。

点击图片及文字,可直接跳转购买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总导演,陈晓卿如今和食物似乎有了一种默认的关联性,在2023年末,他出版了自己的新书——随笔集《吃着吃着就老了》,书中记载了关于过去四十年他与“吃”相关的人和事。

在节目里,陈晓卿袒露,爱组饭局的自己“是一个I人”,写书和在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中出镜,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两位老友见面,回溯往事的同时,聊了更多美食话题:两人都爱去的延吉餐厅,背后其实隐含着食物的文化基因;我们到底如何看待预制菜;越贵的食物越好吗?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做食物的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可能一张烙饼带来的观众可能甚至比一个做的特别精致的鲍鱼一点都不少”。

00:02:57 陈晓卿:在中学时,我觉得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写字的人

00:08:00 什么样的食物是“最好”的食物?

00:11:15 从幕后到台前,“后真相”时代,如何让表达变得有意义

00:27:46 美食纪录片的未来:“朝向往人类的文明史的方向去努力”

00:37:32 好的探店视频是什么样的?“全知全能”还是“探索体验”

00:46:35 丰盛的中国菜背后:灾荒、饥饿、分配和安全感

00:53:59 如何从一个好的厨子变成一个好的企业家?

00:57:46 爱吃辣和工作疲惫有必然联系吗?

01:01:03 俩人都爱的延吉餐厅:文化是食物记忆深处更隐秘的东西

01:08:07 “美食荒漠”泛滥,意味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更高?

01:14:04 预制菜:一次文明和文化的不断撕扯

01:23:55 做厨师,未来是一个好的职业选择吗?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雅克·贝汉:法国演员、制作人、导演、编剧。2001年,执导纪录片《迁徙的鸟》。2004年,担任音乐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制片人,该片获得第1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2011年,执导纪录片《海洋》,该片获得第36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2015年,执导纪录片《地球四季》。2016年,担任纪录片《时间之旅》的制作人。

《中国救荒史》:作者邓拓通过梳理历代典籍中的灾荒记载,统计分析了从远古殷商时代直至1937年我国的水灾、旱灾、蝗灾、雹灾、风灾、役灾、地震、霜雪、歉饥等各种灾荒的发生次数及情形,还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了灾荒的成因,从社会变乱和经济衰竭两方面分析了灾荒的影响。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是“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第二编是"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第三编是"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

夸富宴:在这类宴席上,主人请来四方宾客,故意在客人面前大量毁坏个人财产并且慷慨地馈赠礼物,其形式可以是大规模地烹羊宰牛,也可以是大把地撒金撒银,目的归根到底只有一个,让那些受邀而来的宾客蒙羞,从而证明主人的财富和高贵的地位。这对于部落里的贵族来说,不仅仅象征着权力和奢侈,也是用来确定部落内部等级秩序的一项义务。

《声回响转》: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八篇完整清晰的历史学讲稿。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具体可划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设想;第二部分是三篇,谈关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一些宏观看法;第三部分的两篇,是对于儒家学说和禅宗历史的具体介绍;最后第四部分的两篇,则是借用图像来观察历史的试验。

歌单:

阿鲲 - 风味人间第2季主题音乐

阿鲲 - 那些美好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赵天祎(实习)、苗得雨(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对话哲学教授王小伟:如果AI比人深刻,我们如何审视日常生活?丨Vol.38

jeudi 29 février 2024Duration 01:15:14

最近很火的一个话题来自文生视频模型sora,这款根据文本提示就能创建最长60秒逼真视频的软件,掀起了人们对于AI的超高关注度。

“sora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机器越来越像是一个人,而且我觉得它会比我们深刻得多”,提到sora,本期嘉宾王小伟如是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副教授,王老师一直从事技术哲学的研究,用哲学观点去审视技术和生活的关系。

《日常的深处:日用之物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王小伟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11月

技术有内在的恶与善吗?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快,真的好吗?固执地坚持过去的方式,有真理性吗?在王老师的新书《日常的深处:日用之物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提到了“愚蠢的乐观”和“可供性”两个概念,“人们对每一件新的电子产品的诞生而兴奋,认为科技可以解决问题,沉溺在科技进步主义中,卡尔·米切姆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乐观”。

如苗师傅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对于汹涌而来的新技术,我们该警惕还是该拥抱?

【留言得赠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随机选择两位幸运听众赠送《日常的深处》图书各1本,评论区开奖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本期嘉宾】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从事科技伦理、技术哲学研究工作。著有《技术意向性与现代技术治理》《日常的深处》

00:02:05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导演未来会变成提示语大师?

00:06:39 sora火了:Ai越来越像“人”了,而且比人还深刻

00:13:43 技术的价值内嵌:请怀疑一下你对技术发展的毫不怀疑

00:17:37 技术的内在恶是什么?

00:23:52 《日常的深处》:技术可供性、反科学与愚蠢的乐观

00:39:12 四种技术德性:智慧、勇气、节制、正义

00:42:06 被“轻推”的消费者:当代人摆脱不掉的消费逻辑

00:51:22 日常之物中,有一种可以对抗现在的诗意

00:55:06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00:58:54 苹果头显上市,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吗?

01:10:11 如果大脑植入芯片,能够让你健康而富有,你会怎么选择?

01:12:57 “老人才是最赛博格的群体”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波兰科幻小说作家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文版名为《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

《通过技术思考》-卡尔·米切姆

《医疗报应》(Medical Nemesis,1975)-伊凡·伊里奇

《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加]克里斯托弗·怀利

《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莉迪亚•弗莱姆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新一年,生活可爱,不必完美丨老友记

jeudi 8 février 2024Duration 01:14:30

本期节目,苗师傅邀请到了老友曾焱冰,俩人开场就开玩笑,说着前两年还在讨论中年的意义,如今却都在研究“学着做一个会变老的人”“如果优雅的老去”。

《生活可爱,不必完美》曾焱冰著,点击文字可直接下单作者签名版

“年轻时生怕有好事把自己落下”,而人到中年,却要学会如何应对变老,面对育儿的苦恼,还有时间精力分配的焦虑,曾焱冰在节目里分享了自己的新书《生活可爱,不必完美》的心得——早起、尝试培养自己的爱好,因为“你可以拥有徒劳的自由”;而苗师傅则提到了两把“万能钥匙”,一个叫悠着点,一个叫差不多得了,除此之外,两位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心灵鸡汤,千万别小瞧它,“哲学家和大众最直接的接触就是心灵鸡汤了”。

本期为新年加更,“老友记”系列中将呈现苗师傅和老友们的真诚对谈,新年即将到来,愿大家听完本期节目,都能领悟“生活可爱,不必完美”。

本期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本期嘉宾:

曾焱冰, 前《Vogue》中国版编辑部主任,媒体人,餐桌艺术研究者,作家,著有《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没完没了的好时光》等

00:02:42 当时尚编辑时,会不会有跻身上流社会的错觉?

00:05:30 乡间生活适不适合你,倒着想就清楚了

00:14:30 女性的困境是“我们什么都想做的很好”

00:18:14 “万能钥匙”:悠着点、差不多得了、不至于

00:24:53 “投资自己,也是我40岁之后才想明白的事”

00:35:05 如果你试着在陌生领域迈出几步,你的视野就会无限扩大

00:40:17 有关爱好最大的好处:我可以自由地追求徒劳

00:44:34 你的时间被折叠了吗?

00:47:57 这些碗“心灵鸡汤”,可以喝喝

01:01:14 老友对谈:我们要做一个对自己有什么要求的中老年人?

01:09:01 人生别浪费在后悔上:生活可爱,不必完美

【留言福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你的节目感想,我们将在小宇宙平台选出2位用户各送出1本《生活可爱,不必完美》(年后开奖)

节目中提到的书

《生活,朴素且散发光芒》曾焱冰著

《沉落者》托马斯·伯恩哈德著

《四千周》: [英] 奥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著

《中年的意义》[英]大卫•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著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美]拉姆•达斯著

《少有人走的路》[美国] 斯科特·派克著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

《永远年轻的初学者》[美国] 汤姆·范德比尔特著

《优雅变老的艺术》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

《哲学有什么用?》 [英]马库斯•威克斯著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美] 基兰•塞蒂亚著

《幸福之路》[英] 伯特兰·罗素著

《天妇罗的仆人》早乙女哲哉 著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苗得雨(实习)、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一本千页书背后:世界在跟你开一场“无尽的玩笑”丨Vol.37

dimanche 28 janvier 2024Duration 01:07:52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

俞冰夏,译者,代表作有《无尽的玩笑》

欢欢,北京世纪文景文学编辑

美国已故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有一本千页著作《无尽的玩笑》,世纪文景去年推出了它的中文版,担任译者的是苗师傅的老朋友俞冰夏。华莱士以天才著称,全书100万字,没有章节,没有目录,片段之间被神秘符号隔开,至今仅有10种语言译本,对于译者俞冰夏来讲,这是一次长达4年的漫长翻译之路,对于文学编辑欢欢来说,7年审稿,已经让“稿件垒起来快一人高”。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在碎片化时间理论盛行的当下,读大部头的书有什么意义?买书又有什么意义?俞冰夏在节目中说,“《无尽的玩笑》的书中(世界)是一个所谓你看了以后会麻痹到不想起床的电影,跟我们天天刷短视频的状态很像,但书最后表达的是,我们是能破解它的,看到他们的生活,像你看到自己的某种镜像,从外面去看自己,可以看清楚你存在的问题”。

00:02:50 5年诺奖,3年文景,怎么做到的?

00:08:43 翻译4年审稿7年:搞文学主要是为了活下去

00:18:43 为什么这本书对精神抑郁的人有疗效?

00:25:48 华莱士:玉米地里的“天才”网球少年

00:32:10 后现代写作:“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00:37:33 美国反智时代:现在大家很难讨论什么

00:40:07 文化本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00:44:25 短视频将年轻人熏陶成了“关键词主义者”

00:48:20 复调写作:多人物大部头能给你一个完整的世界状态

00:58:25 买书很酷,支持文化很酷

01:06:49 有比像NPC更令人愉悦的生活方式

《无尽的玩笑》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著 俞冰夏译
点击标题,下单购买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本期书单:

阿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汉德克-《骂观众》,文德斯-《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恐惧》

艾克-《悠悠小说林》,罗贝托·波拉尼奥-《2666》,沃尔特·艾萨克森-《达芬奇传》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弦理论》《跳跃的无穷》《苍白的国王》《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干了》

D. T. Max-《Every Love Story Is a Ghost Story》

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乔伊斯-《尤里西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亚当·斯密-《国富论》,金宇澄-《繁花》

影视剧:

1、艾伦·索金《白宫精英》

2、对丑陋人物的简访 Brief Interviews with Hideous Men (2009)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代表作有《天堂》《沙漠》《海边》等。2021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安妮·埃尔诺

法国女作家,代表作品《空衣橱》《位置》《一个女人》《单纯的激情》《耻辱》《事件》《占领》。2009年,出版小说《悠悠岁月》,该书被法国杂志《读书》评为“年度20部优秀作品”之一,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露易丝·格丽克

美国诗人、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生出版了十余本诗集。格丽克以朴素的自传式抒情诗而闻名。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是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在评论扎迪-史密斯的处女作《白牙》时创造的一个术语。在这里,伍德指的是继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全盛时期之后,后现代小说中日益增长的一种趋势。在伍德看来,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包含了一种 “虚假的癫狂 ”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更像是 “活泼的漫画”,而不是真实、圆润的人,为了追求一种 “不惜一切代价的生命力”,他们牺牲了作为人物的可信度,以及多重(有时是曲折的)相互关联的叙事。

编辑/天健、苗得雨(实习)、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对话谌旭彬:我们能从晚清五十年改革史中学到什么?丨Vol.36

dimanche 14 janvier 2024Duration 01:38:54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

谌旭彬,原腾讯文史频道主编,出版作品《秦制两千年》《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的小人物命运》等。

1861年,清咸丰皇帝逃往承德,死于避暑山庄。为了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从1861年至1911年,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五十年可谓是“最关键的历史节点”,身在其中的大臣李鸿章鸿章将之称作“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在晚清改革中实现了国家近代化的转型。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著  点击书名即可跳转购买作者签印本

00:01:57 写这本书时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00:03:28 历史与现在的联系是什么?

00:10:43 “下跪与不下跪”,怎么如此困扰清朝政府?

00:24:20 “清末新政是打着改革的旗号在做反改革的事情”

00:34:30 如何理解清末最高决策层改革者的“开明”?

00:38:17 鸦片战争可能是近代史的开端,但不是改革史的开端

00:42:55 时代局限性:看得有多远不代表能走得有多远

01:04:34 聊聊李鸿章:“做事的人成为了背锅侠”

01:10:44 聊聊谭嗣同:“一个勇于自我纠正的人”

01:20:04 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会崇拜曾国藩?

01:31:02 为什么这段清史这么“难修”?

这段历史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我们熟悉的那些历史人物,如慈禧、李鸿章、谭嗣同等,又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天真与经验》在2024年更新的第一期节目中,作者谌旭彬带着他的新作《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做客,和苗师傅一起聊聊那个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追问“我们从何处来”,回答“我们向何处去”。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历史与当下的联系是什么?谌旭彬说:“当人性没有变,当这个制度游戏规则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时,很多的历史事件会表现出一种共性。”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张明扬《弃长安》: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周思成《隳三都》: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

谭木声《太后西奔: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作者以大历史的视野,小切口进入,使用新的研究材料,以丰富的细节展现这场起于一家一姓私怨、终于家国命运的大动荡。

谌旭彬《秦制两千年》: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

谌旭彬《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三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

《治平宝鉴》:二十卷,清张之万纂,书中选列汉、唐以来帝王政治及母后临朝事迹。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该书的作者是海外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全书由“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五部分构成,并附有数十幅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极富历史震撼和可读性

《圣谕广训》:雍正二年(1724年)出版的官修典籍,清时期的国教。训谕世人守法和应有的德行、道理。

编辑/天健、苗得雨(实习)、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对话林峥:北京的旧故事,都藏在公园里丨Vol.35

mercredi 27 décembre 2023Duration 01:21:19

在中国,“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指称的是官家园林,这和如今“公园”的概念大相径庭,在西方文化语境里,公园是现代都市之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天真与经验》在2023年的最后一次更新,我们就来聊聊北京的公园。

《公园北京》 林峥著

00:03:33 为什么会选择研究北京公园?

00:08:25 老舍VS张恨水:北京人和外地人眼中的北京

00:10:16 《四世同堂》中是如何描写北京公园的?

00:22:04 时髦女性在公园里出现,是一个现代性的标志吗?

00:28:40 北京动物园的档案,更多是由当时的报纸来记载

00:33:23 为什么选择动物园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00:36:06 动物园背后:中国传统脉络中对动物的理解

00:43:11 陶然亭雕像:石评梅和高君宇的爱情故事

00:55:22 万牲园和陶然亭的两次“修禊”

01:03:53 颐和园:民国的交通费要100多大洋?

01:07:10 周末休息概念和公园引进有什么关系?

01:13:31 林老师的新研究:共和国时期的城市

主播丨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丨林峥,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苗师傅和本期嘉宾林峥相约了大半年,才使这次录制成型,录制的前一天,林峥老师为北京的各大公园园长们做了一次讲座,分享她的新书《公园北京》中,从历史文化角度对于北京公园的思考。

尽管在此之前,林峥已经上过多档节目聊过这本新书,但是这次和作为北京人的苗师傅对谈,却聊出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话题: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老实人》中,被误认为“公园痴汉”的自宽君的故事;陶然亭中,石评梅和高君宇的复杂而宛转的爱情叙事;为什么颐和园没有被收进这本书,竟然和费用有关系?

听了本期播客,会让人有一种想要按图索骥的冲动,再去这些北京的公园逛一逛,走一遭。

本节目是小红书「逛公园才是正经事」和小宇宙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公园,城市生活的浪漫入口」播客企划(collection.xiaoyuzhoufm.com)系列节目之一。我们很开心收到小红书和小宇宙的邀请,在春天和大家一起重新逛公园。在公园里理解我们的城市,看见这座城市的人如何生活。

更多公园可能性

可以在小红书搜索🔍 「逛公园才是正经事」

在小宇宙搜索🔍「听播客逛公园」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位于中山公园内东侧。由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也是中央公园的创始人朱启钤创办。 “来今雨”取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秋述》中:“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来今雨轩是新朋旧友欢聚一堂的意思。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这里成为北京各界名流雅集之地。

《樱与兽》:作者为伊恩·J.米勒(美),本书是一本动物史、社会文化史研究专著,主要研究日本第一座现代动物园——成立于1882 年的东京上野动物园,叙述在日本快速近代化、帝国崛起和陨落的历史背景下,这座动物园从明治维新时期到当代的历史。

文王灵囿:灵囿,原指周文王苑囿名。泛指帝王畜养动物的园林。语出《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 ,麀鹿攸伏。”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静乐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抱冰堂:建于1909年,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生祠,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是张之洞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

编辑/天健、苗得雨(实习)、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现在不是一个书法的时代,我们还要练字吗?丨Vol.34

lundi 11 décembre 2023Duration 01:21:33

主播:

苗炜,作家,人称“苗师傅”

嘉宾:

方建勋,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北京大学有一门广为流传的网红书法公开课,一座难求,课程的主讲人是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老师。在电子化发达,人们与写字都日渐脱节的当下,书法却依旧如此深深地吸引着不少人,这不禁令人好奇,在远离古人“琴棋书画煮酒消”的当下,书法对我们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轴:

00:02:43 李叔同的“悲欣交集”是他最本真的状态

00:08:55 笔顺到底是怎么来的?

00:16:24 临帖是临,并不是摹

00:25:18 如果没有童子功,书法可能速成吗?

00:34:48 一个人的字好不好看,俗不俗气,有标准吗?

00:38:47 聊聊书法的市场价值: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

00:43:32 “和以前相比,现在不算一个书法的时代了”

00:47:52 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神气骨肉血”?

00:53:26 “手的礼赞”:书法家与手、毛笔的关系

01:04:09 学习书法的过程,其实是体会节奏

01:10:10 学书法的心流状态:丹青不知老将至

01:15:54 实用part!小白学书法的第一步是什么?

本期节目,苗师傅和方老师从李叔同书法展览的四个字——“悲欣交集”开始聊起,作为“书法小白”的苗师傅问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书法能速成吗?什么样的字不算俗气?书法家需要左右手都练吗?如果我们想开始学习书法,究竟应该从何学起?

在一个不算书法的时代,聊聊练字的意义和价值,书法背后之美值得深思,正如苏轼提到的“神气骨肉血”,看似谈书法,但又何尝不是聊人生呢?

嘉宾:方建勋方建勋老师部分书法作品↓行书 董其昌论书一则 (2)《书可下酒 云难赠人》·隶书·四言联临《兰亭序》(褚遂良本)
小楷《古人论书法》册页(局部)

节目中提到的内容:

都本基:1970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徐悲鸿大师再传弟子,陈墨先生门生,擅国画、工书法、精篆刻、熟诗词,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全面型艺术家。

福西永(Henri Focillon,1881—1943):法国美术史家早年学习哲学,后担任过艺术博物馆馆长。著作《19世纪绘画》和《西方艺术》等,《形式的生命》是福西永探究艺术形式的代表性著作。

【留言赢福利】

【赠书】评论区分享你的书法故事或对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将在小宇宙平台评论区精选1位用户,送出《中国书法十五讲》(12月15日评论区开奖)。

编辑/天健、苗得雨(实习)、赵天祎(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天真与经验》是作家苗炜×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思考,对话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实践者,找寻抚慰时代困境的方法论。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Related Shows Based on Content Similarities

Discover shows related to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based on actual content similarities. Explore podcasts with similar topics, themes, and formats, backed by real data.
嗨咻
硅谷101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策展这门课
岁时茶山记
Talk三联
X博士official
限时肤浅
鼓腹而游
两室一听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