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事儿 – Details, episodes & analysis

Podcast details

Technical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odcast's RSS feed.

当个事儿

当个事儿

六层楼先生

Leisure
Health & Fitness
Society & Culture

Frequency: 1 episode/11d. Total Eps: 137

Unknown
女性健康科普博主、前妇产科医生、全网累计1000万人关注的@六层楼先生创立的一档节目,致力于传播更多女性健康相关知识,让大家把健康当个事儿,进一步帮助更多女性更好的生活!
Site
RSS
Apple

Recent rankings

Latest chart positions across Apple Podcasts and Spotify rankings.

Apple Podcasts

  • 🇨🇦 Canada - leisure

    13/07/2025
    #100
  • 🇨🇦 Canada - leisure

    10/06/2025
    #79
  • 🇫🇷 France - leisure

    26/04/2025
    #91
  • 🇫🇷 France - leisure

    27/03/2025
    #75
  • 🇫🇷 France - leisure

    26/03/2025
    #39
  • 🇫🇷 France - leisure

    10/03/2025
    #69
  • 🇫🇷 France - leisure

    08/02/2025
    #54
  • 🇫🇷 France - leisure

    06/02/2025
    #69
  • 🇫🇷 France - leisure

    05/02/2025
    #41
  • 🇨🇦 Canada - leisure

    29/01/2025
    #75

Spotify

    No recent rankings available



RSS feed quality and scor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dcast's RSS feed quality and structure.

See all
RSS feed quality
To improve

Score global : 43%


Publication history

Monthly episode publishing history over the past year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Latest published episodes

Recent episodes with titles, durations, and descriptions.

See all

性教育缺失,是因为某些大人没有担当 | 对话刘文利教授vol.82

jeudi 5 septembre 2024Duration 01:58:52

这期节目的话题是「全面性教育」,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仰慕很久的刘文利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老师是我在性教育工作中的唯一领路人,从她这里,我了解到了关于性教育的很多资料,包括研究进展,一些理念等等。

性是人一生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重要知识,以往很多人对性的理解就是性器官或者性交,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性不仅是生理层面的,还是心理层面的、社会层面的,它涉及到非常多的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是多个学科的交叉,从任何单独的学科去理解性,都是不全面的。

而我们跟性的关系处理,关系到人的认知、情感、身体,还有社会性发展等等,这些都是贯穿一生要去思考和追求的事儿。是否接受了良好的全面性教育,甚至造成了孩子们迥然不同的人生。

当然,性教育公平性的实现,需要有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希望我和刘老师这两颗小小的尘埃,能带来一些微小的变化,我们期待变化的发生。

注:

1、喜欢视频的朋友可以在六老师的微博、B站观看,视频链接:

l 【性,是人类成长的核心力量 | 对话刘文利教授(上)-哔哩哔哩】b23.tv

l 【性教育缺失,是因为某些大人没有担当 | 对话刘文利教授(下)-哔哩哔哩】 b23.tv

2、《珍爱生命·儿童生命教育绘本系列》购买渠道:

item.jd.com

收听指南

00:56 刘教授是如何进入到性教育这个领域的?

03:22 我们对性教育应该怎么理解呢?

06:59 刘教授在性教育观念上的几次颠覆

12:15 性教育能够让孩子更早的发现自己

17:58 全面性教育跟传统性教育不一样

19:17 全面性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20:16 全面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23:23 跟性的关系处理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追求

26:50 如何打破父母教育方式的代际传递?

29:01 全面性教育的翻译要更加通俗易传播

32:07 还用再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吗?

35:43 大家需要得到关于性教育更全面的信息

37:34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跟性有关系

41:01 性是推动人实现自我的重要力量

43:59 学校和家长进行性教育有哪些方法?

45:38 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谈晚了、少了、浅了

49:36 很多家长对性的理解不准确且狭隘

51:54 越早谈性,孩子越能对父母敞开心扉

53:11 孩子谈性就「变脏」了吗?

55:24 要允许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探索性

56:17 全面性教育有哪些效果?

59:26 推动全面性教育的人都希望孩子是健康幸福的

1:02:08 老六介绍《珍爱生命·儿童生命教育》系列绘本

1:06:00 把身体器官的学名告诉孩子是没有问题的

1:08:05 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1:09:29 如何避免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性教育?

1:12:49 全面性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16:2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们

1:17:04 掌握词汇对孩子的准确表达很重要

1:19:24 为什么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1:23:48 认定了想干的事儿就会拥有力量

1:25:18 其他国家是如何开展全面性教育的?

1:26:37 如何在公立教育中进行性教育?

1:30:30 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要开展性教育

1:32:33 前置性的性教育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1:33:25 被纳入到义务教育关乎到性教育的公平性

1:37:24 有没有受到良好性教育,孩子表现明显不同

1:41:06 性教育落下一个孩子都是教育者的失职

1:44:29 两位老师能为性教育的公平做些什么?

1:54:29 如何才能把性教育更多的传播出去?

1:57:30 我们期待变化的发生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嘉宾| 刘文利教授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从生到死,女性要跨越多少「健康暗礁」?| vol.81

jeudi 29 août 2024Duration 01:18:01

这期是我去上海参加狂喜播客节,跟两位老师一块儿录了一场关于女性健康科普的活动,两位老师一位是小畅老师,她是「小畅翻牌|开小灶」这个节目的DJ;另外一位是「贝望录」的主播,Bessie老师。

录制这期节目的初衷,是觉得好不容易去上海录一次播客,如果能见缝插针地讲点女性健康的相关科普,那可就太好了!当时我在群里提了这个想法之后,很感激得到了小畅老师跟Bessie老师的大力支持。

当时到现场来的听众大概有30多个人,ta们能在周日早上九点钟,跑大老远去上海西岸听这个播客,真的非常感谢。

这期节目不仅有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关于女性健康的知识分享,还有在现场回答听众的一些问题(因为现场时间有限,剩余问题我和猫力特意录制了一期播客进行解答,将在下期发布)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收听指南

03:29 Bessie老师讲解的真实案例

04:49 定期做HPV/TCT的检查很重要

05:32 70%~80%的宫颈癌跟HPV16/18型相关

06:42 应该什么时候打HPV疫苗?

09:01 HPV疫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10:25 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是52型跟58型

11:05 明年可能男性也能打HPV疫苗

11:40 HPV病毒对男性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13:17 小畅老师分享:男性也会得乳腺癌

15:05 男性与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同

17:15 生过孩子也会得乳腺癌和子宫肌瘤

20:30 能看见很小的结节对病人来说有意义吗?

21:19 人类能够实现「带癌生存」吗?

24:18 如何陪伴母亲度过更年期?

30:33 度过更年期会遇到哪些障碍?

32:15 应对更年期需要转变几个观念

35:28 很多人对产后抑郁羞于启齿

37:02 巨大的心理落差是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

41:09 生或者不生,哪种选择不会后悔?

45:29 情绪会让女性更了解自己

46:53 更年期使用药物要注意什么?

49:42 一位「厌孩」的女性是选择婚姻还是离婚?

51:30 生孩子这个决定影响一生,千万不能妥协

54:42 结婚和生孩子这两件事情要怎么考虑?

56:24 犹豫的时候不是做决策的好时机

59:49 女生如何在性生活中保证自己的健康?

1:02:48 为啥有些女性很难要求对方使用避孕套?

1:06:36 女性如何在性生活中取悦自己?

1:11:12 如何看待冻卵冻胚胎话题的热潮?

1:17:36 很多概念的炒作背后一定有巨大利益

相关节目

1、接触性之前,请先借给我100分钟……| vol.67

2、更年期,怎么了?!vol.56

3、关于生育损伤,我们需要看见的不止这些…… | vol.55

4、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Bessie、小畅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对话自己:现在由过去构成,而未来逐渐清晰…… | vol.72

mercredi 26 juin 2024Duration 01:20:46

这期是老六久违的单人solo,也是对近十年科普生涯的观察和梳理。坦诚讲,做这期节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今年出了新书《所有女生要知道》,有很多采访或访谈,我发现大家都比较关注我身上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体会心得,我在不断讲的过程中,越来越怀疑是不是在标榜自己,而让大家忽略了我真正在做的事情。

另一个是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媒体,会花很多时间在采访前准备资料,希望能从缝隙中找到一些以前没有披露过的内容,所以不如我主动把自己的发展过程,都呈现在一期播客中,这样ta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也许就可以降低对「我」的好奇,更多的关注我做的事儿了。

我从2014年做科普至今,一共10年了。整个过程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4-2016);第二个阶段(2017-2019);第三个阶段(2020-2024年初),第四个阶段就是现在。

在这四个阶段里,我有个人角色上或身份上感知的变化,有自我存在感的变化,有不同阶段目标的变化,这些变化过程都是有迹可循的,回顾这四个阶段,相当于大家陪伴我又重新成长了一遍。

我希望大家能从中了解到,一个人怎么一步步投身于现在所做的事情,他的这些变化,这些努力尝试,他经历的这些事情,是怎么服务于在做的这个事情的。

如果大家希望能找到为之奋斗的一件事,也许这期播客能帮到你,我用个人的经历为大家呈现出一种可能性或一种路径,也许在某个瞬间,会触动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或路径。

就像我之前在听播客的时候,当中的某些话,或某个观点,会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像穿针引线一样,一下子就把我的很多思绪,或者悬而未决的东西,或者碎片化的东西串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受,希望你也能在这期播客中体验到。

收听指南

04:02为啥要梳理我在10年科普历程中的变化?

08:17 (2014-2016)我在临床做科普

10:41 患者没听懂,一定是讲的有问题

13:29 在做科普初期,我是缺少自我审视的

18:08 甩刘海和爱吃面筋是我个人化的特点

22:31 我通过「反对」来觉察自己的存在

27:52 享受个人崇拜会背离科普的初衷

31:51 (2017-2019)我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

37:00 我靠不断输出感知自己的存在

40:50 (2020-2024年初)我成为了妇产科老棉裤

44:04 要解决健康问题,先去问题的上游看一看

47:51 怕冒犯别人,我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

50:22 为啥设置六号长椅这个栏目?

52:50 做科普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59:41 (现在-)我感知到了自己的使命

1:04:08 我已无我,而是帮更多女性更好生活的人

1:05:43 我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和大家的想法

1:12:52 走到今天,个人努力作用非常有限

1:15:12 希望更多人看见女性,关爱女性

相关节目

幽默是如何给一名妇产科医生力量的?| vol.62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女性对卵巢早衰的焦虑,不止是生育…… | vol.71

mercredi 19 juin 2024Duration 01:03:01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异常减退,出现了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孕,失眠、盗汗、记忆力衰退等围绝经期症状。

看看这个名称:卵巢、早、衰,几乎都踩中了女性的焦虑。「卵巢」就不用说了,它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而「早」,在这里有几种含义:

  • 它比正常的生命周期更早的发生了;
  • 你可能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没来得及做;
  • 你比同龄人先发生了衰老;

至于「衰老」,那简直就是人的底层焦虑之一。

坦白讲,如果卵巢早衰已经确诊,基本上就没啥好的干预方法了,但卵巢不是一下子衰老的,它会有一个进程,如果能在卵巢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问题,是有机会干预的,有生育计划的话,也能提前安排,而全面了解卵巢早衰的相关知识,对于尽早去诊断干预很重要。

所以我们准备了这期播客,内容包括卵巢早衰的诊断、原因、治疗以及人们对于卵巢早衰的普遍焦虑,让大家了解确诊卵巢早衰的女性,她们究竟在焦虑什么;对于怀疑自己是卵巢早衰的女性,她们应该怎么去消解内心的焦虑,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收听指南

01:34 卵巢早衰包含了女性的重重焦虑

06:44 卵巢是一个像「冬枣」的生殖器官

09:55 AMH检测的是卵巢的潜力

12:25 真正重要的器官一般都会有两个

14:32 大家对早衰的焦虑有两种

18:17 卵巢早衰发生的几种原因

23:42 月经是卵巢功能的晴雨表

27:48 不生育的话,可以不管吗?

31:37 对卵巢早衰的诊断要严谨

33:42 生育价值的损伤可能会影响亲密关系

36:15 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的路异常难走

43:19 患者要对抗很多东西才能自洽

52:07 卵巢保养和保健品不能缓解卵巢早衰

54:01 怀疑卵巢早衰要去医院吗?

56:48 干预卵巢功能衰退要趁早

1:00:11 大概10%的中国女性会发生卵巢早衰

相关节目

这一期咱们聊聊「试管」……| vol.65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妇科炎症:小问题带来的大麻烦…… | vol.70

mercredi 12 juin 2024Duration 01:28:04

关于妇科炎症,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或经历过,它贯穿在女性生命的始终,种类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内膜炎、盆腔炎等。其中外阴炎比较常见的有外阴毛囊炎/过敏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阴道炎比较常见的有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等。

妇科病有上百种,但从门诊量的占比来讲的话,妇科炎症占比是很高的,有些病可能俩月才能见一例;但是有些病,比如妇科炎症,天天都能见到病人。

炎症这个事儿,从医生角度来讲,它是个小问题、小毛病,这话听上去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因为医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太多了,相比较癌症肿瘤这些,它确实是个小问题。

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个小问题已经折磨好几年了,就跟感冒一样,没法根治,这辈子一旦免疫力低下,感染就有可能再次发生,这种反复发作让人的生活变得战战兢兢,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每次聊妇科炎症,我总能想起临床遇到的一些患者,很多你都能从脸上看到愁苦面容,因为炎症让人总是有不适感,时间长了,心理也会受到影响,让人总觉得自己有病,总是担心稍不注意,可能就复发了,就得去看病,所以在生活中束手束脚,备受煎熬。

注:之前老六决定以后不再说「同房」这个词,而是替换成「性生活」,本期节目中偶尔说了「同房」,说明语言习惯一旦形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全剔除干净,不好意思了各位。

收听指南

01:03 炎症的命名与发生部位相关

06:20 什么是外源性的炎症?

11:02 为啥炎症的表现是红肿热痛痒?

15:05 内源性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19:12 过敏性外阴炎要注意啥?

28:19 什么是非特异性外阴炎?

29:40 为啥女性更容易尿道感染?

33:41 外阴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35:22 内裤两个月就要换一批吗?

40:10 发生阴道炎不一定是因为性生活

44:45 为啥人们觉得妇科炎症与性生活相关?

48:06 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夫妻同治

51:34 阴道炎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

53:03 孕期妇科炎症如何处理?

55:24 急性/慢性宫颈炎有哪些症状?

59:02 子宫内膜炎多是不注意卫生引起

1:02:10 内膜炎/宫腔炎/附件炎要全身性治疗

1:03:47 急性/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1:06:50 盆腔积液在3cm以下是正常的

1:12:57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让人备受煎熬

1:16:15 日常过度预防往往起到反效果

1:19:19 妇科炎症对备孕有影响吗?

1:20:20 炎症不管的话会自己好吗?

1:21:06 外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1:21:54 前庭大腺炎稍不注意就会复发

相关节目

1、这一期我们聊聊「白带」...... | vol.50

2、去一趟妇科,到底得带多少钱?|vol.61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扮演大人 | vol.69

mercredi 5 juin 2024Duration 02:04:37

这期是我接受了「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的访谈,联合制作的一期节目,最终发布的视频有两期,在B站、小红书、抖音上面都可以看到(shownotes里面也有视频链接)。

有朋友看了视频之后,在后台问能否把完整的音频文件制作一期播客,于是就有了这期播客节目。

在节目里面,我跟采访老师探讨了很多话题,有些是对我过往经历的回顾,包括我如何从医院离开,以及最终成为了一名女性健康科普博主的过程和感受。

有些是我对于女性真实处境的担忧和思考,包括女性在网上问健康问题,背后其实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如果看不到女性背后的焦虑,并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当然仅科普而言,对于推动整个女性群体的更好生活是不够的,但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因为好的变化是有的,只是有些缓慢。

有些是我与父母、伴侣之间的关系的困惑和思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人会共同体验到的,也许会引起一些朋友的思考和共鸣等等。

当然,我的人生只是个人的专属体验,只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在听的过程中,你们想到了自己的可能性,以及属于自己的路径方法和想要做的事情,欢迎分享给我们,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就着这些话题去深入探讨,让对话一直延续下去。

收听指南

03:46 老六会如何跟别人介绍自己?

05:40 家人能理解健康科普博主的概念吗?

09:26 做科普始于在豆瓣解答一个健康问题

13:18 一路走到今天是因为赶上了两波浪潮

16:22 女性为什么会在网上问健康问题?

22:56 沉迷于个人表达还是服务于科普?

28:17 科普是一件可以干到老的事儿

37:02 如何在科普与推广之间找到平衡点?

41:41 女性求助的话题TOP3分别是什么?

44:31 看见女性真实的焦虑,知识才更有效

47:22 为什么说做科普也像在做手术?

50:54 女性健康不应该只有女性关注

53:27 很遗憾六层楼成为一个区分人群的标签

56:59 全职做科普博主是多种因素共振下的选择

1:00:40 路是自己选的,走下去无怨无悔

1:07:26 真诚真的力大无穷吗?

1:09:21 如何看待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1:11:12 为啥没有坚持继续做六个TA?

1:15:26 如果不能做女性健康博主,还能做什么?

1:17:17 人一定要对别人有用吗?

1:25:57 个人的认知是很多人的共同结晶

1:27:39 女性的快乐来自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31:42 妈妈对老六很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1:37:01 大人们在很努力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1:39:38 不用成为好妈妈,普通妈妈就可以

1:44:33 老六和夫人对于生孩子的探讨

1:48:57 两性相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

1:52:22 目前阶段如何跟父母相处?

1:53:59 父母的需求往往藏在语言后面

1:58:27 有没有某个瞬间不想爱这个世界了?

2:00:05 让父母为自己活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相关视频

【对谈六层楼(上):女孩害怕分手四次人流,那是我做医生最感无力的一刻-哔哩哔哩】 b23.tv

【对谈六层楼(下):从三甲医院辞职的那天,我哭着说“兄弟们,我当了逃兵了”-哔哩哔哩】 b23.tv

制作团队

主播|@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

嘉宾|@六层楼先生

后期|@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羞耻感的产生,是因为不被允许……| vol.68

mardi 28 mai 2024Duration 02:04:20

这期我们要聊的是关于羞耻和羞耻感的内容。坦诚地讲,本来我们想探讨的是女性的羞耻和羞耻感,但是我们在开录之前沟通了一下,觉得我俩的水平够呛能把这个话题聊明白。

因为首先它很重要,很多人聊到这个话题,有非常强的感同身受;而且它有非常明确的东西,比如外貌、衣着、学习、工作,爱好、习惯,都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感到羞耻的地方。我们担心很难把大家的真实感受都照顾到。

所以这期我们先聊聊彼此在生活当中遇到的羞耻,仅就个人视角下观察到的一些羞耻,我们试着聊一聊。

其实,羞耻感表现的是人们对一致性的追求,因为在达成一致的环境下,人们是安全的,是可以抵御风险的,而这些一致性的模板,包括比如人应该是什么样,男性应该是什么样,女性应该什么样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外界对自我的评价体系。

在追求一致性的过程中,一定会磨灭很多个性。所以无论是穿着,外貌打扮,生活选择,性生活等这些方方面面,当你感知到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好像自己冒尖儿了,就有一种不被允许感,有一种在挑战一致性的感觉。

幸运地是,所谓一致性的东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会慢慢减少。而当我们笃定个人体验,个人感受越来越重要,而外界评价越来越不重要的时候,我们去找到生活中的一致性跟个体性的平衡点,或许能减少你的羞耻感,至少不会活的那么累。

对了,老六在节目里也分享了自己在一些方面上的羞耻感,以及如何破解的过程和经验,也许这些方法能为你所用。

收听指南

01:07 羞耻感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04:41 人为什么会对爱美有羞耻感?

07:35 如何跨越对爱美的羞耻感?

12:22 你会对穿新鞋有羞耻感吗?

18:11 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羞耻的地方

21:04 如何跨越穿衣羞耻,实现穿衣自由?

30:06 如何锻炼被人失望和讨厌的勇气?

38:06 每个人都经历过自我和别人期待的冲突

40:28 正向反馈是可以挪用和复用的

50:17 女性对于公开表达观点是有羞耻感的

1:02:09 有些癌症患者会因为掩盖病情而羞耻

1:09:45 病耻感让人很难跟其他人讨论病情

1:12:20 每个人可能都有个人选择上的羞耻感

1:15:13 为啥有人会对自己的不够独特而羞耻?

1:24:43 有些人会对重复自己会感到羞耻

1:27:59 人都有对外羞耻和对内羞耻

1:29:29 女性独有的月经羞耻如何改善?

1:35:30 称呼上的含糊不清也是羞耻的表现

1:45:53 追求一致性是羞耻感的来源

1:47:48 如何找到一致性和个体性的平衡点?

1:50:41 一致性的东西会随着社会发展减少

1:57:19 建议在羞耻感上多停留一会儿

2:01:13 老六送给猫力的一段话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接触性之前,请先借给我100分钟……| vol.67

lundi 20 mai 2024Duration 01:48:10

当我们谈论性,会涉及到性的愉悦,但同时一定会涉及到性带来的风险,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只了解风险、伤害,大家会觉得它是一个肮脏的,不耻的,应该拒绝的东西。接触它的时候,会有很强的羞耻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真实的吗?甚至会否认自己。

但如果只关注性愉悦的、刺激的部分,则可能会把双方甚至更多人拉入到风险当中,所以全面了解「性」很重要。

而跟性相关的疾病和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范畴,不止是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HPV感染等,还有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损伤,比如阴唇后联合的裂伤、阴道壁的摩擦损伤、破裂出血等。

需要说明的是阴道炎,性只是其中可能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其他比如用了污染的卫生巾和内裤,或者在不干净的水里游泳等,都有可能诱发。

总之,希望听完这期节目之后,大家能够对性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

收听指南

07:40 与性相关的问题有哪些?

12:54 怎么分辨假性尖锐湿疣VS尖锐湿疣?

14:49 尖锐湿疣治疗简单,但易复发

18:53 假性湿疣能够保护阴道黏膜

22:55 HIV感染与无保护高危性行为有关

24:34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不会凭空产生

26:50 HIV病毒会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

29:35 未来HIV也许能像慢性病一样管理

30:51 性传播疾病被社会文化赋予了很多隐喻

34:13 感染HIV,医生要不要跟家属讲?

39:42 梅毒的症状和影响有哪些?

43:57 对梅毒恐慌可以理解,但没必要歧视

50:28 梅毒可能会在家人(包括孩子)间传播

52:47 侦探题:病原体到底是谁带来的?

55:47 泡澡、泡温泉会感染HPV病毒吗?

1:01:40 酒精漱口反而会增加患病风险

1:03:02 含有HIV的精液,吐出来还是咽下去?

1:03:56 性传播疾病的两种预防方式

1:07:38 反复大量的唾液接触可能会传播病毒

1:09:38 梅毒终身都能查出阳性

1:10:58 淋病的症状与尿路感染类似

1:12:44 淋病和非淋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案一样

1:14:38 同房前建议双方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

1:15:53 一个人可能同时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

1:17:57 生殖器疱疹怎么治?

1:20:22 性传播疾病感染期能同房吗?

1:22:02 患病后性功能会受影响吗?

1:22:26 孕期感染病毒有哪些影响?

1:26:00 性传播疾病对生育有影响吗?

1:30:40 大家去妇产科多少还是会有羞耻感

1:38:56 传染病患者之间也存在歧视链

相关节目

1、为啥「第一次」总是糟糕的?| vol.63

2、vol.47 关于避孕方式的选择,或许听这期就足够了……

3、vol.46 关于HPV,这几乎是最全面的科普了……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本期文稿关注公众号:六层楼先生(预计5月23日陆续发出)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生或不生同等重要,因为那是两个平行的宇宙…… | vol.66

mercredi 15 mai 2024Duration 01:42:24

这期节目是我去「不合时宜」这个播客串台,跟王磬老师聊了一次关于生育,关于好妈妈,关于生育选择,关于关于生育损伤,关于催生理由等比较综合的内容。

希望能够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号,那就是生育这件事情很重要,决定生很重要,决定不生也很重要,它俩是同等重要的。

无论你是生或不生,前路都有很多未知,都是一团迷雾,但希望你走进去的时候,是睁开眼的,而不是闭着眼、捂着眼、捂着嘴,或者被人卷进去、推进去的。

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陪大家站在生育或者不生育的路口去看一看,如果你还没有选择,在做出决定之前,可以先综合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你心里已经有了选择,也别着急,我们先了解在这两条不同的道路上,你能看到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如果听完之后你说,我当初的选择没问题,那继续坚持就可以;或者说我当初的选择是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的,那就可以再想想。

收听指南

10:37 生或者不生,决定是怎样被做出的?

17:55 不被正视的生育损伤,该如何面对?

22:00 在面对生育决策求助时如何回应?

29:46 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36:07 不必再对外解释自己的生育选择

41:12 什么理由让普通人决定生或不生孩子?

48:36 为什么人会突然想要孩子?

54:36 在育儿道路上收获快乐和失望的人

60:29 打破“好妈妈”魔咒

66:47 什么是“合格的成年人”?

69:06 生育是女性的决定吗?

78:20 备孕建议有哪些?

88:04 正视备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

91:36 男性和女性的备孕焦虑是对等的吗?

相关阅读

  • 《所有女生要知道》
  • 《女生呵护指南》
  • 《怀孕呵护指南》

制作团队

主播|@王磬

嘉宾|@六层楼先生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这一期咱们聊聊「试管」……| vol.65

jeudi 9 mai 2024Duration 01:39:15

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在全球很多国家开展,为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亲生子女,维护了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它同时也给女性带来了身体上的损伤和风险,比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多胎妊娠等。

很多人对辅助生殖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使用它,备孕效率会变高,对于某些人来讲,它确实效率高了一些,比如已经诊断了不孕不育,靠自己努力估计3年也够呛能怀上,这时候用辅助生殖可能会快点儿。

但如果说俩人本来都很健康,备孕俩月没成功,然后就开始走试管,有可能还不如你再试试来的快,因为试管周期得一轮一轮走,时间可能拉的很长。

当然,医生也不会你要求做,就给你做的,大部分还是会建议夫妻俩去系统检查,然后评估你们的情况,等各种方法都试完了,如果仍然怀不上,才会使用辅助生殖技术。

我们聊到辅助生殖技术,不可避免的要聊到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个人认知、社会文明、技术发展、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等,它是一个不容易聊好的话题。

收听指南

00:59 为啥大家想要了解辅助生殖技术?

06:58 去除焦虑的因素,很多人是可以自怀的

07:53 辅助生殖技术不能乱用,也不能滥用

12:50 做试管的女性可能会受到价值判断

17:55 试管婴儿技术已经经历了四代

21:15 试管完剩余的胚胎该怎么处理?

26:05 第二、三、四代试管是什么样子的?

31:18 辅助生殖为啥需要监管和限制?

33:53 我们可能不加审视的接纳了很多东西

41:16 试管过程女性会受到哪些损伤?

50:55 移植的胚胎一定是自己的吗?

56:19 试管怀孕和自然怀孕是一样的吗?

57:10 试管婴儿怀双胎的概率会更大吗?

1:05:08 孩子智力缺陷是因为冻胚吗?

1:08:48 做出减胎的决定并不容易

1:14:45 试管的孩子就带有原罪吗?

1:24:29 试管要花多少钱?

1:32:37 走试管之后,会很难接受失败

1:35:07 即使没有孩子,也可以好好爱自己

相关信息

1、人造子宫

2、有人说,备孕是一门玄学…… | vol.59

制作团队

主播| 六层楼先生

后期| 猫力

收听渠道

小宇宙@当个事儿

网易@当个事儿

喜马拉雅@当个事儿

苹果播客@当个事儿

微博@六层楼先生


Related Shows Based on Content Similarities

Discover shows related to 当个事儿, based on actual content similarities. Explore podcasts with similar topics, themes, and formats, backed by real data.
都在酒里了
大夫有话说
钱婧老师的会客厅
碳基生物生存指南
三人行不行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