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DeepFocus Radio – Details, episodes & analysis

Podcast details

Technical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odcast's RSS feed.

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Radio

Leisure

Frequency: 1 episode/6d. Total Eps: 298

Unknown
一本华语视听文化志,一本当代青年的新精神手册。我们聚焦世界文艺圈的潮起潮落,也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邀请来自不同文化的作者和嘉宾,分享专业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内容关涉但不限于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戏剧等形式。
Site
RSS
Apple

Recent rankings

Latest chart positions across Apple Podcasts and Spotify rankings.

Apple Podcasts

  • 🇫🇷 France - leisure

    24/03/2025
    #99
  • 🇫🇷 France - leisure

    23/03/2025
    #77
  • 🇨🇦 Canada - leisure

    19/01/2025
    #86
  • 🇨🇦 Canada - leisure

    23/12/2024
    #61
  • 🇨🇦 Canada - leisure

    22/12/2024
    #84
  • 🇫🇷 France - leisure

    26/10/2024
    #57
  • 🇫🇷 France - leisure

    23/10/2024
    #87
  • 🇫🇷 France - leisure

    15/10/2024
    #77

Spotify

    No recent rankings available



RSS feed quality and scor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dcast's RSS feed quality and structure.

See all
RSS feed quality
To improve

Score global : 53%


Publication history

Monthly episode publishing history over the past year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Latest published episodes

Recent episodes with titles, durations, and descriptions.

See all

241 无限度拍摄女性身体,是剥削还是反凝视?

lundi 14 octobre 2024Duration 01:37:22

《某种物质》是法国导演科拉莉·法尔雅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继长片首作《复仇战姬》之后再次将“身体恐怖”类型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由德米·摩尔和玛格丽特·库里担任主演。剧情围绕一个过气的好莱坞明星伊丽莎白展开,她通过一种神秘的“物质”克隆出一个年轻、更加完美的自己,这使得她的生活逐渐走向失控。

这部影片于202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最终获得了最佳编剧奖,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也是继2021年的金棕榈影片《钛》之后,戛纳又一部引发讨论热潮的身体恐怖女性主义电影。对于最佳编剧这一奖项的争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而影片中大量使用对女性身体的近景镜头,引发了关于女性身体的剥削与反凝视的讨论。部分观众认为导演科拉莉·法尔雅虽然是女性,但影片在表现女性身体时仍带有一定的剥削色彩,尤其是在展现美貌与衰老的冲突时,这种视觉处理引发了争议。影片对“身体恐怖”的表现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影片第三幕的cult片转向和血浆片风格的杂糅让不少观众感到不适。

关于这部充满争议的影片,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两位深焦作者和大家做分享,他们的评价可以说是位于两个极端:一位是给这部电影打了一星的木头人,另一位则是给出五星好评的红酒与谋杀。两位将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剖析影片的优劣所在。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次播客,深入了解这部两极分化的作品,也许你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某种物质》剧照

本期嘉宾:

木头人

普通影迷,第三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

豆瓣 @woodhead

红酒与谋杀

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豆瓣 @红酒与谋杀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某种物质》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37:22

03:47 在戛纳看《某种物质》的感受,在戛纳引发的争议。

09:03 为什么能拿最佳编剧奖?关于获奖的争议。

14:55 关于影片中男性人物的设置以及对男性批判力度。

26:55 关于影片中“某种物质”设定及两个女主关系的争议。

35:28 《某种物质》为什么会在戛纳主竞赛?

40:22 能做到不靠剧情,只靠视觉来表达批判吗?

41:20 科拉莉·法尔雅导演的作者性。

42:45 从视觉上的塑料感与《芭比》的比较。

51:53 《某种物质》有对好莱坞明星制的批判吗?

1:00:27 “身体恐怖”类型的介绍及特点。

1:02:55 影片中血浆类型片的运用。

1:06:36 影片中痛感的表达。

1:11:09 关于空间运用的妙处。

1:17:08 法尔雅对于镜头运用的处理。

1:18:26 《某种物质》与同类型《钛》的对比。

1:24:45 影片对影史大师的致敬。

1:30:28 两位女主的选角与演技。

1:34:45 两位女主的演技。

《某种物质》剧照

素材库:

《某种物质》(科拉莉·法尔雅,2024)

《复仇战姬》(科拉莉·法尔雅,2017)

《现实+》(科拉莉·法尔雅,2014)

《钛》(朱利亚·迪库诺,2021)

《阿诺拉》(肖恩·贝壳,2024)

《怪形》(约翰·卡朋特,1982)

《魔女嘉莉》(布莱恩·德·帕尔玛,1976)

《迷魂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8)

《闪灵》(斯坦利·库布里克,1980)

《2001太空漫游》(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

《未来罪行》(大卫·柯南伯格,2022)

《欲望号快车》(大卫·柯南伯格,1996)

《孽扣》(大卫·柯南伯格,1988)

《变蝇人》(大卫·柯南伯格,1986)

《象人》(大卫·林奇,1980)

《芭比》(格蕾塔·葛韦格,2023)

《夜莺》(詹妮弗·肯特,2014)

《鬼书》(詹妮弗·肯特,2018)

《万圣节》(约翰·卡朋特,1978)

《正午之心》(克莱尔·德尼,2022)

《霓虹恶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2016)

《摔跤手》(达伦·阿伦诺夫斯基,2008)

《鸟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014)

《可怜的东西》(欧格斯·兰斯莫斯,2023)

《出走的决心》(尹丽川,2024)

《钛》剧照

使用音乐:

开场 🎵 Raffertie - The Substance(The Substance(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结尾 🎵 Raffertie – Pirouette(The Substance(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240 国庆档复盘,我已遍体鳞伤

dimanche 6 octobre 2024Duration 01:43:12

2024年国庆档接近尾声,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并没有从暑期档的低迷中完全恢复过来。尽管国庆档通常被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关键档期,但今年的票房表现和观众反响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从数据来看,国庆档疫情前达到40亿票房是正常水平,去年的国庆档也有27亿票房入账,但今年国庆档目前为止刚破18亿,想追到去年根本没有希望。

暑期档的颓势已经为国庆档敲了一次警钟,2024年暑期档以116.4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官,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市场整体表现的疲软证明了档期已不再是烂片的保护伞,当没能出现高质量或高话题度的影片时,大家更愿意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来代替,电影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庆档依然没能吸取经验。今年国庆档虽然有《志愿军:存亡之战》、《749局》、《浴火之路》等多达十部新片上映,但整体上缺乏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爆款电影。一些影片虽然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观众口碑和专业评价上却遭遇了抑制的差评。例如,陆川导演的《749局》此前被寄予厚望,豆瓣评分却仅有可怜的4.4分,而且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已被网友调侃成了《上海堡垒》2.0,这部10亿+票房潜质的影片目前仅3亿多票房自然也是咎由自取。但就《749局》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国庆档票房榜眼,可见这一档期扑得有多厉害。

这期播客,我们请到了资深媒体人君伟和柯诺,一起来深入探讨今年国庆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也就此聊聊中国电影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

《749局》

嘉宾:

君伟

电影媒体人、小众先锋公众号创始人

微博@媒体人君伟

柯诺

电影媒体人

豆瓣 @柯诺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1:53 国庆档影片介绍,前三天票房分析与历史对比

00:06:41  对本次国庆档的总体观感

00:08:12 为什么说国庆档电影最大的问题都在剧本上

00:10:24 陆川导演发微博对《749局》在营销上的影响

《749局》

00:12:40 《749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0:22:14 拖延八年上映,陆川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00:25:56 《749局》的失败对中国工业电影的影响

《志愿军:存亡之战》

00:30:00 与第一部相比,《志愿军:存亡之战》的优点和缺点

00:35:26 主旋律电影接下来应该怎么拍

《浴火之路》

00:40:33 《浴火之路》中雷人的情节对电影的伤害

《熊猫计划》

00:46:01 《熊猫计划》为什么不能达到成龙动作喜剧的高度

00:51:09 为什么现在成龙烂片频出

《危机航线》

00:55:46 《危机航线》的题材选择与视觉奇观的营造

01:02:49 彭氏兄弟接下来的发展路线

《只此青绿》

01:06:18 《只此青绿》题材与电影呈现方式的独特性

01:09:14 《只此青绿》对比《长安三万里》在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不同

01:13:55 国潮文化的刻板印象是不是限制了作品的创作

《爆款好人》

01:15:40 《爆款好人》是不是《我和我的XX》系列的平替

01:24:00 宁浩对当下现实的描绘和批判为什么抓不到重点

01:26:59 葛优在《爆款好人》中的表演

《出入平安》

01:28:22 《出入平安》撤档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01:34:19 撤档之后直接上流媒体是不是新的出路

01:35:21 国庆档整体质量不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1:38:08 接下来的春节档能不能拯救中国电影市场

涉及作品:

国庆档电影

《749局》(陆川,2024)

《志愿军:存亡之战》(陈凯歌,2024)

《浴火之路》(五百,2024)

《熊猫计划》(张栾,2024)

《危机航线》(彭顺,2024)

《只此青绿》(周莉亚,2024)

《爆款好人》(宁浩,2024)

《出入平安》(刘江江,2024)

《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郑亚旗,2024)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 》(刘可欣,2024)

其他提及作品

《上海堡垒》(滕华涛,2019)

《流浪地球》(郭帆,2019)

《可可西里》(陆川,2024)

《九层妖塔》(陆川,2015)

《异人之下》( 乌尔善,2024)

《解密》(陈思诚,2024)

《志愿军:雄兵出击》(陈凯歌,2023)

《三体》(张艺谋,TBD)

《坚如磐石》(张艺谋,2023)

《前任4:英年早婚 》(田羽生,2023)

《传说》(唐季礼,2024)

《龙马精神》(杨子,2023)

《急先锋》(唐季礼 ,2020)

《英伦对决》(马丁·坎贝尔,2017)

《宝贝计划》(陈木胜,2006)

《新警察故事》(陈木胜,2004)

《十二生肖》(成龙 ,2012)

《中国机长》( 刘伟强 ,2019)

《长安三万里》(谢君伟,2023)

《白蛇传:情》(张险峰,2019)

《红毯先生》(宁浩,2023)

《上流》(傅宗盛,2023)

《疯狂的外星人》(宁浩,2019)

《出走的决心》(尹丽川 ,2024)

《抓娃娃》(闫非/彭大魔,2024)

《封神2》(乌尔善 ,TBD)

《蛟龙行动》( 林超贤,TBD)

《哪吒之魔童闹海》( 饺子,TBD)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辛止一—《浴火之路》

中插:《谁》

结尾:石岩—平凡的王冠(《749局》电影主题曲)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电车

墨镜背后的王家卫,我们还知之甚少 | 温故知新

lundi 17 juillet 2023Duration 01:44:17

2017年10月在电影诞生地法国里昂,以电影发明者命名的卢米埃尔大奖颁发给了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这项大奖常被视为电影界的诺贝尔奖,而王家卫也成为了获得此殊荣第一个亚洲电影人。而在其之前进入这个殿堂的都是当世最伟大的电影人,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肯·洛奇、昆汀·塔伦蒂诺、佩德罗·阿莫多瓦、马丁·斯科塞斯……

很难有一个华语导演如王家卫一般富有魅力,正如他的影像,神秘、暧昧、潮湿、孤独;如此前卫,又如此怀旧;如此敏感,又如此疏离;如此诗意,又如此残酷。王家卫的电影几乎就是我们时代都市罗曼史的终极呈现,是最怀旧的情感挽歌,也是时间的灰烬。

无数争论、丑闻和八卦,最后都在他不朽的作品前散去。敌对影评人在他的作品中握手言和。从香港到戛纳,从上海到纽约,王家卫就这样成为世界电影史活的传奇。他跨越地域,被世界各地的影迷发现并膜拜;他穿越时间,成为一代又一代新的电影人模仿的大师。但在墨镜背后,关于他和他的作品,我们又知之甚少。

7月17日是王家卫的生日,我们借此机会重发这期播客,再来聊聊墨镜背后的王家卫。

本 期 嘉 宾 :

开寅

影评人、编剧

吴泽源

作家、撰稿人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时间轴:

节目总时长   103:58

02:33  王家卫的历史地位以及总体看法

05:55  王家卫电影在欧洲的发行量

07:42  王家卫对于自身的定位

13:23  王家卫作为导演访谈的策略

22:39  王家卫的文化姿态以及香港的地域性文化

26:53  王家卫的电影是朝向西方观众还是东方观众?

36:10  王家卫的工作方法

38:02  王家卫对于音乐的理解

42:18  王家卫的创作巅峰期

44:06  王家卫的慢节奏与香港电影工业快节奏的对立

49:07  演员在王家卫电影里的表演层次提升

55:15  关于《繁花》

57:06  王家卫的剪辑工作与电影的不同版本

68:31  王家卫电影中油腻的口吻

72:22  吴泽源最喜欢和看过最多遍的王家卫电影

75:21  王家卫电影情感的精确性与多义性

75:01  王家卫电影人物关系的错位感

82:42  吴泽源对王家卫电影的划分方式

86:12  《一代宗师》的笨重

89:10  王家卫缺失的南来文化香港人的中国文化情怀

95:59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与邱礼涛的《叶问:终极一战》

99:13  王家卫在电影史里属于什么类型?

102:36  王家卫是否是你最喜欢的华语导演?

本期涉及电影:

王家卫导演电影

《繁花》

《一代宗师》(3D重映版/大陆上映版/美版/国际版)(2013)

《东邪西毒:终极版》(2008)

《蓝莓之夜》(2007)

《2046》(2004)

《花样年华》(2000)

《春光乍泄》(1997)

《堕落天使》(1995)

《东邪西毒》(1994)

《重庆森林》(1994)

《阿飞正传》(1990)

《旺角卡门》(1988)

《大话西游》刘镇伟(1995)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刘伟强(1996)

《叶问:终极一战》邱礼涛(2013)

本期使用音乐:

片头曲:梅林茂 - 2046 Main Theme (伦巴舞曲版)

插曲:

Michael Galasso - Angkor Wat Theme Finale

梅林茂 - Casta Diva

王杰 - 忘了你忘了我

钟定一 - Prologue(tango apasionado)

梁朝伟,张曼玉 - Hua Yang Nian Hua (Remix)

Ennio Morricone - La Donna Romantica

片尾曲:Los Índios Tabajaras - Always in My Heart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167 一个日本导演的来华启示录

jeudi 13 juillet 2023Duration 01:41:26

由独立制作走向国际舞台的日本新生代导演越来越多,滨口龙介、三宅唱、真利子哲也、深田晃司的名字不断在三大电影节的片单中浮现,他们被莲实重彦称为日本电影的“第三代黄金期”。他们是如何走向国际舞台的?而这个黄金期为何在几十年后才重新出现?中国年轻导演们是否能如法炮制?这些问题开始不断有人提起。今天,我们就以三宅唱作为方法,来共同探讨这一代日本导演的成功之道。

“三宅唱中国特展-听见都市的节奏”在近期圆满结束,三宅唱的中国行也告一段落,从上海开始,辗转成都、武汉,最后在北京电影资料馆完成《野性之旅+无言日记2018》的映后活动后返回日本。在此期间,三宅唱将自己导演的11部作品带到了中国,抓紧一切机会与中国影迷交流,几乎每场映后他都到场,毫不吝啬言辞,将大家想知道的一切创作秘密倾囊而出。在不断的交流与思考中,“第三代黄金期”导演们的创作秘密也不断被揭开。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本次三宅唱中国特展的策展人薛旭春,他也曾策划了滨口龙介在中国的回顾展,以及本次三宅唱影展的顾问海带岛。与我们一起走进三宅唱及“第三代黄金期”导演们的电影世界。

三宅唱

本期嘉宾:

海带岛

做书,译书,看电影儿。

豆瓣@海带岛

薛旭春

演员,电影策展人。表演代表作《椒麻堂会》《忠犬八公》等。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薛旭春、三宅唱和中山大树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01:26

03:21 本期播客的整体思路阐释

十五年时间,滨口龙介从新导演成长成了一线大导演

两位嘉宾在中国与三宅唱密切交流后有了新的感受

08:08 为什么要办三宅唱回顾展?

很多年轻导演想拍作者电影却拍不了,三宅唱的创作可能会让他们打开思路

三宅唱是一个很会接offer的人,他的创作路线很新鲜也有参考性

12:44 大家是如何遇见这一批导演的?

莲实重彦用日本电影的“第三代黄金期”为这批导演定调

薛旭春与中山大树办滨口龙介回顾展的契机

日本这批日本导演的成长旅程与深焦的关系

23:40 从《回放》的致谢名单看待这一代日本电影人的创作氛围

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形成了一股浪潮

三宅、滨口和另一个日本影评人会定期聊电影,一种带有影迷评论性质的交流

三宅唱写影评习惯的历史,以及在中国书店的奇遇

30:35 滨口龙介与中国影迷的奇妙缘分

中山大树每两年会在日本东京举办中国独立电影展,滨口龙介因此结识了中山大树

31:24 三宅唱中国行,各位嘉宾与他接触后的感受

他不是对自我表达很执着的人

“纪录片是最难的,我的片子结束后他的人生还在继续,我的片子可能会伤害到他”

35:01 日本这批导演的学校介绍

莲实重彦与立教派导演(黑泽清、盐田明彦、诹访敦彦、青山真治)的关系

38:08 对于莲实重彦的介绍

39:39 日本电影前两个黄金期的介绍

定义黄金期的决定要素:在三大电影节崭露头角、作者与作者间的连带感

44:01 日本导演如何开始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从三宅唱聊起

《无用的人》剧组只有6个人

三宅唱在“311”大地震发生后还在拍金融广告,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与作品和社会的关系

《无用的人》制作完后所做的选择

50:52 成长在昭和末期的这一代电影人是怎样一群人?

《你的鸟儿会唱歌》原著是三个在经济泡沫时代选择躺平的人,在那个年代是异类,三十年后成了常态

六七十年代人的反抗是朋克式的,更积极,这一代人是消极的抵抗

53:17 “311”对于这代电影人创作的影响

54:56 这批电影人起步时自主映画的状态,造就了独特的创作方式

滨口龙介表演工坊的创作方式,是他自己的喜好,不是结构性的方式

以机构为依托的创作方式在日本很普遍

57:13 《无言日记2018》的缘起及影展选片思路

日本影评人邀请导演制作影像日记,三宅唱从2015年坚持到了2018年

《无言日记2018》直接影响了《惠子,凝视》的创作

日常拍摄对导演来说是一种锻炼

01:05:13 电影与日常:日本电影人的生活和创作

滨口和三宅非常日常,不因导演身份而改变生活状态

01:08:51 演员的低片酬促进了日本电影

石桥静河是对于别人让她做什么非常敏感的人,导演会给她更多的自由度

日本电影演员片酬只占制作费用的10%,中国可能是50%甚至更多

01:12:45 中国电影的演员现状与存在的矛盾

中国演员很多,但给到主演位置的机会很少

中国电影制作很贵,有回本压力,影片里必须有同等商业价值的演员

01:15:23 导演能够自由地拍电影很重要,日本和中国的制作生态不同

中国电影没有明星演员没有人帮你做发行

日本独立院线的帮助很大

01:18:54 这批导演每个人都各有差异

法国发行公司ArtHouse是常年在法的日本人做的公司,他们把这批日本导演推向了国际

《欢乐时光》在法国上映为滨口龙介打下了基础

01:23:30 三宅唱的作品中似乎没有他自己的风格

三宅唱会去想如何找到一个演员的独特魅力

三宅唱在尝试不同体例的东西

《你的鸟儿会唱歌》幕后照

素材库:

电影:

三宅唱:

《惠子,凝视》 (2022)

《咒怨:诅咒之家》(2020)

《野性之旅》(2018)

《无言日记2018》(2019)

《你的鸟儿会唱歌》(2018)

《密使与看守人》(2017)

《八月八日》(2016)

《长滨》(2016)

《驾驶舱》(2015)

《回放》(2012)

《无用的人》(2010)

《1999》(1999)

滨口龙介:

《驾驶我的车》(2021)

《偶然与想象》(2021)

《夜以继日》(2018)

《欢乐时光》(2015)

《亲密》(2012)

《永远爱着你》(2009)

《激情》(2008)

真利子哲也:

《从宫本到你》(2019,电影版)

《从宫本到你》(2018,剧版)

《错乱的一代》(2016)

深田晃司:

《爱情生活》(2022)

《临渊而立》(2016)

其他提及电影:

《电影史》(让-吕克·戈达尔)

《绞死刑》(大岛渚,1968)

《马克斯我的爱》(大岛渚,1986)

《铃芽之旅》(新海诚,2022)

《你的名字》(新海诚,2016)

《去采些迷迭香》(萨弗迪兄弟,2009)

书籍:

《导演小津安二郎》(莲实重彦)

《欢乐时光》剧照

本期音乐:

开场:Main - Hi'Spec

结尾:HIMI - Hold on to your lif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166从马里欧到塞尔达,任天堂TMD就是世界的主宰

vendredi 7 juillet 2023Duration 01:06:53

任天堂,一个传奇的名字,一家从生产花札起家却在游戏行业里开辟出全新天地的公司。塞尔达,马力欧,大乱斗,任天堂用无数经典的作品给几代的玩家持续带来了快乐。在风云变化的游戏行业里,任天堂似乎是那个唯一永恒屹立不倒的存在。

标题中提到的“任天堂TMD就是世界的主宰”来源于著名游戏视频作者喷神James的节目The Angry Video Game Nerd(AVGN),他在演示游戏时,在游戏中用一个任天堂NES操控器操控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后说了这句“Nintendo ruled the fuck of the world”,这段视频传入国内时,被配上“任天堂他妈的就是世界的主宰”的翻译,经过传播后,经常被国内的主机玩家引用。

为什么任天堂是世界的霸主,它曾经是如何将游戏行业从“雅达利大崩溃”中拯救出来的,又是如何制定今天游戏行业的规则?为什么任天堂的游戏拥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能给玩家们持续的快乐?在经历了wiiU时代的低迷和Switch时代的辉煌之后,任天堂又将走向何方?本期播客我们要聊聊一聊任天堂这家传奇公司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对整个游戏行业的特殊意义。

本期嘉宾:

洪韵

读库御宅学主编

白广大

机核网主编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66:53

03:27 嘉宾们最早游玩任天堂游戏的经历

08:22 任天堂拯救电子游戏产业的故事

雅达利游戏的粗制滥造导致了北美游戏行业的崩溃,任天堂选择曲线救国的方式拯救了游戏产业

17:30任天堂成为垄断者

任天堂的平台垄断和软件审核十分严格,既造成了平台上游戏的高质量,也给第三方的厂商巨大的经营压力。

22:14 任天堂进入中国

任天堂一直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在游戏主机禁令期间也没有放弃

28:46 塞尔达传说:吸引非核心玩家的秘籍

开放世界游戏的自由程度高与学习成本低

任天堂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发挥特色,注重玩法设计

48:55 马里奥电影:任天堂独特理念下的快乐游戏与简单剧情

52:03 任天堂:把快乐放在第一位的作为一家企业

让品牌休养生息,保持独特经营策略,不受财报与股价影响,使用最传统的经营方式

塞尔达传说:百科全书

涉及游戏: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

《超级马里欧 奥德赛》

《马里欧赛车8》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1—2— switch》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密特罗德》

涉及影视: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2023)

《神秘海域》(2022)

《古墓丽影》(2018)

《超级马里奥兄弟》(1993)

《俄罗斯方块》(2023)

《游戏结束:任天堂全球征服史》

本期音乐:

开场:メインテーマ コンサートバージョン——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原声

结尾:Level Complete ——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原声

扩展阅读:

25年后,任天堂仍然想打通“中国”这一关 | 机核 GCORE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用灵魂谱写配乐的莫里康内,比电影更伟大 | 温故知新

jeudi 6 juillet 2023Duration 57:02

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康内去世3周年。被誉为“电影配乐界莫扎特”的莫里康内,曾为《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等影片写下无数深沉幽远、极富歌唱性与感染力的旋律。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联合数梦DDDream举办的「2023意大利莫里康内配乐电影展」也在今日拉开帷幕。7月6日-15日,影展将展映莫里康内创作生涯中极具代表的8部影片作品。本届开幕片是由托纳多雷执导、王家卫监制的讲述莫里康内作为传奇配乐家一生的纪录片《音魂掠影》。

莫里康内在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不下500部。上世纪60年代,他与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合作了“美国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为世界电影音乐史开创了粗粝、潇洒的小号主题和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之后,他们携手完成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国往事》更是影史上的三座丰碑。

上世纪90年代后,莫里康内与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合作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最为著名。2000年,莫里康内凭借《海上钢琴师》获得第57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2007年,他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16年,他又凭借为昆汀·塔伦蒂诺《八恶人》所谱写的音乐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2020年7月6日,莫里康内在罗马去世,享年91岁。得知莫里康内去世的消息,导演王家卫在微博分享莫里康内配乐的电影《一代宗师》的海报,并发文悼念:“往事长存,心中有过。”

今天,我们重新发布这期在莫里康内去世时录制的播客,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配乐大师。可搭配发布自“深焦艺文志”公众号的莫里康内访谈文章“莫里康内去世3周年:没给《发条橙》配乐,我感到遗憾”一同收听。访谈节选自意大利作家安东尼奥·蒙达撰写的莫里康内传记《莫里康内》。文中,莫里康内提及他的童年、家庭和他在创作上的遗憾。

莫里康内与王家卫

本期嘉宾:

舌在足矣

公众号“影乐志”编辑&作者,CineCina 纽约华语电影节策展人

小树

简体中文版《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编辑,【后浪剧场】播客主播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本期播客总时长:57:02

  • 音乐大师莫里康内对电影配乐的贡献是什么?
  • 莫里康内怎样和电影大师进行合作?
  • 莫里康内为什么在好莱坞备受推崇?
  • 莫里康内的创作受到过谁的影响,又影响了谁?
  • 电影影像和配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

165 爱森斯坦用一部电影重写影史,百年后再看依然颠覆想象

mardi 4 juillet 2023Duration 01:40:19

2023年5月2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世纪文景联合策划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邀请到王炎和董冰峰两位老师作为嘉宾,以“影像、情念与真实:作为阿特拉斯的爱森斯坦”为题展开对谈。

敖德萨阶梯上的蒙太奇让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和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永载影史。悲恸的面孔和晃动的人群之间的切换构成了痛苦的图集。通过图像学而非电影史的视角,于贝尔曼试图破译爱森斯坦镜头中的真实与情念。是什么塑造了《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主观的情念和悲剧的客观性?虚构的情节如何能体现真实历史的态度?爱森斯坦已通过闪烁的镜头向我们证明“影像的真实”中的巨大能量。

同样,悲情的蒙太奇体现了图像碰撞与斗争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势能。影像的拼接和断裂为什么具有这样强烈的能量和激情?爱森斯坦的创作和苏联的前卫艺术运动有怎样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说,《记忆女神图集》图版42中对基督的哀悼与《战舰波将金号》中民众对水手的哀悼都是建立在同一种悲剧上的历史记忆的表达,跨越时间和空间共享一种情念。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如何展示人类历史和精神缝隙中隐藏的激情?王炎和董冰峰两位老师透过于贝尔曼对瓦尔堡和爱森斯坦的研究,向我们展现了电影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因本期播客是现场实录,两位老师有使用PPT,其中提及的图片及文字,可搭配发布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的文字稿:《这部重写影史的神作,百年后再看依然颠覆想象》 一起收听,效果更佳。

本期嘉宾:

王炎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中美间跨界从事教学与研究。教授文化媒介、电影、西方古典等课程。著有《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合著)等。

​董冰峰

现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和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战舰波将金号》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40:19

「03:12」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谈爱森斯坦和《战舰波将军号》?

爱森斯坦和格里菲斯两大流派组成了世界电影史的基本结构,分别代表了两种真实观

「04:39」 在电影史上,把什么认为是真实?经验的真实和观念的真实

巴赞说:你在拍电影的时候应该忘掉镜头,电影中的空间和时间和身处的空间和时间应该是同构的

爱森斯坦背后是俄罗斯的圣像画传统

我们被画面打动的时候,反过来参与到历史中政治中来改变历史

「13:00」 从艺术家的角度,如何理解爱森斯坦?

1929年爱森斯坦在法国放映《总路线》,当时被禁止放映,他用电影剧照编排图像的方式做了一个演讲

蒙太奇的3个源头:构成主义美学、辩证法、20世纪心理学理论

人不是在完成作品,而是把已经完成好的各个部分组织和建构起来,就像机器一样

「23:23」 情念的概念在影像中是如何表现的?

历史必须被塑造成一个叙事,它才可能变成公共叙事,而不是参与者的个人记忆

1832年法国大革命因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而被记住

爱森斯坦要为1905年的俄国革命定格,以影像的形式

革命的根源在于痛苦和情念

「35:53」 蒙太奇到底是什么?

电影应该作为批判的工具,应该具有批判性

美国电影是生意,苏联电影是思想的哲学

于贝尔曼把爱森斯坦提出来,是在呼唤一种批评的电影理论

「45:27」 为什么要做这三场讲座?

于贝尔曼是最近20年艺术史“瓦尔堡热”的主要推动者

浮世绘对爱森斯坦影响很大,用它来表达在理性与情念之间的张力

《战舰波将军号》是明显带有希腊风格的

「1:00:00」 从于贝尔曼这位作者,回到跨学科的艺术史、思想史的研究

图像志:用图像记录历史

图像学:研究和阐释历史,不仅仅是记录

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的巨人,也是制图的历史

「1:19:39」 观众提问:舞蹈家对于剪辑干预的排斥与苏联批判式剪辑对比,是否是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

好莱坞经典电影有催眠电影,但不是靠长镜头或短镜头剪辑

《拆弹部队》剪辑很像爱森斯坦,节奏感很强,但完全不是苏联蒙太奇

爱森斯坦征用的画面是图像志的概念

「1:25:30」 观众提问:音乐片中用音乐剧或歌曲的形式来抒发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情念的表达,这种表达和于贝尔曼的理论是否也是契合的?

早期电影都是对舞台的模仿,早期观众是接受舞台的,也会接受舞台风格的电影

今天舞台与电影分道扬镳后,《爱乐之城》让电影变成了流行歌曲式的或是MTV式的电影

「1:29:45」 观众提问:中国当代电影对于蒙太奇的引用有受苏联电影剪辑的影响吗?

商业意义上,观众越来越不能忍受长镜头

冯小刚在技术上学的很快的导演

爱森斯坦风格的电影中国一直就没有

「1:33:43」 观众提问:瓦尔堡对于情念的研究方法与50年代以来的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

先有行动再有激情,再产生行动

结构主义强调能动,更强调符号和外在符号的结构

于贝尔曼更强调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辩证

《记忆女神图集》图版42

提及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

《总路线》(谢尔盖·爱森斯坦,1929)

《铁面无私(The Untouchables)》(布莱恩·德·帕尔玛,1987)

《俄罗斯方舟》(亚历山大·索科洛夫,2002)

《拆掉部队》(凯瑟琳·毕格罗,2008)

《雨中曲》(斯坦利·多南,1952)

《音乐之声》(罗伯特·怀斯,1965)

《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2016)

《西区故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21)

歌单

开场 🎵 Prague Symphony Orchestra,Maxim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Op. 47:II. Allegretto

结尾 🎵 Prague Symphony Orchestra,Maxim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11 in G Minor, Op. 103:I. Palace Square. Adagio att

关于“图像及其超越”系列活动

由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世纪文景联合发起的“图像及其超越”系列对话活动将结合图像学研究传统,试图在当下跨文化、跨媒介的多元且立体的研究语境中,探究图像在电影、摄影、绘画等不同视觉媒介中的功用与重要性。希望透过一系列对话,强调图像学并非将图像把握为一种等待阐释的消极对象,而是自觉、自主、具有自反功能的主体,能够超越语词,呈现无法言说之物,在镜中之像、影中之像、物中之像中理解图像跨越性及超越性的存在。

海明威唯一的继承者,用十二部小说获誉最伟大 | 温故知新

vendredi 30 juin 2023Duration 01:26:03

美国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逝世,享年89岁。深焦播客曾探讨过这位伟大的作家,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期播客,走近这位著名的美国作家。

科马克·麦卡锡代表作有《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老无所依》《长路》等。《血色子午线》开启麦卡锡创作的转折点,在《纽约时报》评选的“过去25年美国最佳小说”中名列第三。《边境三部曲》引起图书界的轰动,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奖。

这些作品都奠定了麦卡锡的大师地位,他因此获誉“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也被评论界称为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他也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人选。2007年,由科恩兄弟执导、《老无所依》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影片力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重量级奖项。

科马克·麦卡锡与科恩兄弟

本 期 嘉 宾:

渡边

编辑,B站读书UP主

彭若愚

台湾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在读,影视文学研究者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86:03

02:15  科马克·麦卡锡生平和作品风格

04:32  “文学隐士”为何写出探险小说?

07:33  《老无所依》电影和小说的契合点与区别

19:49  《麦克白的悲剧》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26:27  麦卡锡小说的对话喜欢简洁和重复

28:52  作者经常附身附身次要角色阐述观念

37:03  渡边为何最偏心“马路小说”《天下骏马》

47:45  麦卡锡喜欢作品插入大量环境描写

51:24  布鲁姆对《血色子午线》的准确判断

59:14  作品谱系里最特别的《上帝之子》

1:05:29  麦卡锡为何喜欢展示恐怖的暴力

1:11:44  美国南方文学中麦卡锡的位置

1:20:41  麦卡锡的老派和对人心不古的批评

科马克·麦卡锡

素材库:

理想国:科马克·麦卡锡作品系列《守望果园》《上帝之子》《血色子午线》《天下骏马:边境三部曲 第一部》《穿越:边境三部曲 第二部》《平原上的城市:边境三部曲 第三部》《老无所依》《长路》

164 一个快递员的自白,底层打工人20年的19份工作

vendredi 23 juin 2023Duration 01:38:08

胡安焉的非虚构作品集《我在北京送快递》由浦睿文化出品。本书围绕着打工人胡安焉步入社会的20年展开,他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19份工作,包括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作者胡安焉,策划编辑普照,深焦书评人暗蓝,一同围绕着胡安焉的经历及成书过程展开讨论。

胡安焉

本期嘉宾:

胡安焉

打工人,写作者。

《我在北京送快递》作者

普照

《我在北京送快递》策划编辑

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Peter Cat

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

豆瓣@Peter Cat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98:08

03:17 对于快递员经历的感受,快递员视角下的快递行业

08:51快递骑手的劳动与尊严: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23:33自我经历可以成为非虚构写作的素材

29:50细节展现真实性格,文字打磨值得欣赏

34:32写书的原因:记录生活与记忆的平衡

38:15中国应试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很少?

46:06快递行业:快递员的生活与工作压力

50:49三年多的经历,我的写作之路

59:03我在云南的烘焙店经历:职业生涯的起伏与成长

61:48创作超越现实:我的文学之路

提及电影: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肯·洛奇,2019)

使用音乐:

开场:许冠杰 - 半斤八两

中插:许冠杰 - 卖身契

结尾:许冠杰 - 浪子心声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暗蓝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163 意大利最好的小说家,无数文学大咖因他而改变

lundi 12 juin 2023Duration 01:14:40

二十世纪的意大利人拥有着极为璀璨的文化,作为影迷的我们也见证了最伟大的意大利电影,在这代人中我们拥有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这同一时代最伟大书写者,最永恒的意大利心灵——伊塔洛·卡尔维诺

2023年正逢卡尔维诺诞辰百年,纵观20世纪的整个文学史,很少能找到一个类似卡尔维诺这样的作家,他的小说轻盈,睿智,充满着趣味和无边的想象力。阅读卡尔维诺的小说,你不会感觉到任何的压力,而是可以找到阅读小说最本质的快乐,在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中解放自己的思想。

卡尔维诺曾作为1981年第3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将金狮奖颁给了加蕾特·冯·特罗塔导演的女性电影名作《德国姊妹》。此外,他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时期的几位重量级人物都有着不错的私交,不仅与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等人有着书写来往,而且对费里尼的电影有着深入的研究,曾为费里尼的传记写过前言。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把卡尔维诺笔下的城市景色比作 “费里尼的早期电影“。路易·马勒曾说过,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梦想将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翻拍成电影。

伊塔洛·卡尔维诺

深焦DeepFocus与南大社·守望者合作,一起推出《伊塔洛·卡尔维诺》限量版,今日正式发售。这部充满灵性的传记写在卡尔维诺的人生边上,是关于卡尔维诺的寓言。作者用配得上卡尔维诺的轻盈笔触与节奏,在这位另类作家的文学世界与人生经历之间自由穿梭,借助信件、访谈及他人的回忆等珍贵资料,对其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导读与解析,耐心编织其创作演变的线索与脉络,以寓言、想象、游戏、童年、历史、政治等拼图,拼出卡尔维诺的迷人形象——讲故事的人。

本书将在深焦DeepFocus独家发售,全网首发,限量300本拥有限量编号独特刷黑限定。我们还联合联邦走马,推出一款可旋转的卡尔维诺限量徽章,可变换为三种款式。关于本书的更多介绍也请参考今日推送中的图片。如果你想抢先阅读,可以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中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即可拥有这本独属于你的限量版《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是那种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是火炉旁最好的说书人,是那个一边讲故事一边哄着你睡觉的老者。本期节目我们借着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卡尔维诺传记《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契机,和编辑渡边一起来聊聊这位二十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本期嘉宾

渡边
编辑,B站读书UP主豆瓣 @渡边109期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专题、95期詹姆斯·索特专题播客嘉宾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豆瓣 @hzcneo152期《漫长的季节》专题、148期ChatGPT专题、144期奥斯卡特辑等25期播客嘉宾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74:40

「2:58」卡尔维诺传记《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写作特点

这本传记从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出发,就是专注于作品本身而非作家的创作生涯。它对卡尔维诺的所有作品都做了鞭辟入里地分析,是卡尔维诺作品很好的导读。无论是对卡尔维诺不够了解的读者还是卡尔维诺的粉丝都是一本很大的传记。

「10:10」卡尔维诺的生平的介绍

卡尔维诺是一位写故事的专家,他的作品中透露出轻盈,睿智,充满了趣味和无边的想象力。卡尔维诺的一生都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游历,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变化。

「22:29」卡尔维诺写作生涯中发生的转变

卡尔维诺早期是以为新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大多是反应意大利的现实。在中年式,像欧洲的许多左翼知识分子一样,他转变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将自己的写作与政治脱离开来。

「27:04 」寓言,童话,卡尔维诺独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如何通过隐喻去书写现实

从《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开始,卡尔维诺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着三部曲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只是童话,而是通过架空的方式去书写存在,书写人的成长的过程。意大利文学一直有着将故事的传统,故事这种形式有着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39:22」轻与重,想象与现实,卡尔维诺如何通过隐喻去书写现实

寓言和童话是现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现实的苦难和疯狂无法用语言诉说的时候,寓言和童话的隐喻就成了另一种的表现方式。只有跳脱出现实,才能更好地回归到现实之中。

「51:58」卡尔维诺后期作品中结构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带来了游戏般的阅读体验。卡尔维诺为何用这样去书写城市,书写现代生活。

当代的城市生活是一种叠加的生活状态,而这种叠加的状态与卡尔维诺后期作品中的结构是一致的。卡尔维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同时他喜欢游戏与数学,希望在作品中通过数学一般的结构创造出游戏一样的体验。

「65:55」卡尔维诺说大多数作家是火焰一般的作家,自己是晶体一般的作家,这两类作家的区别在何处。

火焰代表着激情,而卡尔维诺更相信理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无限地阅读,无限次地解读,就像晶体一般,从不同的角度都折射出光芒。卡尔维诺的作品能给世界带来温度,他是少数真正热爱这个世界的作家。

资料库

涉及书目:

伊塔洛·卡尔维诺《不存在的骑士》 《分成两半的子爵》 《树上的男爵》 《宇宙奇趣全集 》《看不见的城市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马可瓦尔多》 《我生于美洲》 《巴黎隐士》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让-保罗·曼加纳罗 《伊塔洛·卡尔维诺》

乔治·佩雷克《消失》

豪·路·博尔赫斯 《阿莱夫》

涉及电影:

姜文《太阳照常升起》

黑泽明《影子武士》

费里尼《八部半》

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索多姆的120天》

歌单

开场 🎵 pinienwald auf dem sofabezug

中插 🎵 Popol Vuh - Auf Dem Weg - On The Way (Alternative Guitar Version)

结尾 🎵 The Beach Boys - You Still Believe In M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电车


Related Shows Based on Content Similarities

Discover shows related to 深焦DeepFocus Radio, based on actual content similarities. Explore podcasts with similar topics, themes, and formats, backed by real data.
知行小酒馆
八万七千问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文化土豆 Culture Potato
去现场
熊家客厅
声东击西
小镇文艺青年
Jack To The Future
小心地滑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