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豆沙包 – Details, episodes & analysis

Podcast details

Technical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odcast's RSS feed.

城市豆沙包

城市豆沙包

城市豆沙包

Society & Culture

Frequency: 1 episode/26d. Total Eps: 54

Spotify for Podcasters
「誠實豆沙包、城市豆沙包,吃完了 50 分鐘之內說的話會誠誠實實!」 《城市豆沙包 Podcast》是一個自 2020 年開始的 Podcast 專案。 由 Carlton 在每一集中用 50 分鐘採訪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以吃了誠實豆沙包的直白為大家將地表上的城市逐個開箱! 不浮誇、不爆炸、不做大娛樂家。 有夠誠實、有些知識,又有點意思。 📻收聽《城市豆沙包 Podcast》: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城市豆沙包 》 💭關於《城市豆沙包 Podcast》: 官方網站:https://citydosa.med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itydosa 📧寫個訊息給《城市豆沙包 Podcast》主持人 Carlton: Email:citydosa@gmail.com
Site
RSS
Apple

Recent rankings

Latest chart positions across Apple Podcasts and Spotify rankings.

Apple Podcasts

  • 🇨🇦 Canada - placesAndTravel

    04/06/2025
    #49
  • 🇨🇦 Canada - placesAndTravel

    30/05/2025
    #83
  • 🇬🇧 Great Britain - placesAndTravel

    10/05/2025
    #71
  • 🇨🇦 Canada - placesAndTravel

    07/05/2025
    #86
  • 🇨🇦 Canada - placesAndTravel

    17/04/2025
    #67
  • 🇫🇷 France - placesAndTravel

    05/04/2025
    #95
  • 🇫🇷 France - placesAndTravel

    04/04/2025
    #70
  • 🇫🇷 France - placesAndTravel

    28/02/2025
    #78
  • 🇫🇷 France - placesAndTravel

    27/02/2025
    #49
  • 🇩🇪 Germany - placesAndTravel

    02/02/2025
    #96

Spotify

    No recent rankings available



RSS feed quality and scor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odcast's RSS feed quality and structure.

See all
RSS feed quality
To improve

Score global : 33%


Publication history

Monthly episode publishing history over the past year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Latest published episodes

Recent episodes with titles, durations, and descriptions.

See all

#41 開羅:阿拉伯、金字塔、茉莉花?

dimanche 1 septembre 2024Duration 01:04:07

充滿對比與多樣性的埃及首都《開羅》

埃及,不僅僅是金字塔和沙漠的代名詞,還是充滿現代生活和豐富文化的地方。《#城市豆沙包》邀請住在開羅的Pony @cairohoney,分享了他在埃及12年的生活點滴。

🏙️Pony 提到,開羅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有著兩千多萬的人口,幾乎比台灣人口還要多。在開羅,你會看到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們,在路邊的咖啡廳喝茶、抽水煙,這種街頭文化與巴黎的咖啡文化有些相似,但卻又帶有埃及獨特的風味。

👀Pony回憶起他在一個名叫坦塔的小城學習阿拉伯語的經歷,那裡的生活簡樸而保守,與開羅的繁華形成了強烈對比。在Pony的故事中,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傳統的埃及社會對女性的保護措施。比如說,在某些地區的咖啡廳,女性是禁止進入的,這在保護女性的名義下,實際上也限制了她們的自由。然而,這些措施背後的出發點往往是出於善意,目的是避免女性在男性聚集的場所受到騷擾。這種「雞婆」的保護措施讓我們看到了埃及文化中對女性的一種特殊關注,也讓我們思考:這到底是善意的保護,還是限制呢?


古埃及文明對當代的影響

🌟談到埃及,立刻會想到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這些古埃及留下來的寶貴遺產,跟現代埃及人的關聯影響是什麼呢?快來《#城市豆沙包》聽Pony @cairohoney 分享!

🏛️現代埃及仍然保留了許多古文明的影響,從建築到藝術,古埃及的影響無處不在,這些歷史遺產是遊客眼中的奇觀,但對於生活在大都市開羅的現代人來說,除了旅遊觀光相關業者之外,多數人跟古埃及反而「有關聯但又脫節」。

🍪例如埃及有一個節日叫「聞風節」,是古埃及流傳至今的節日,現代埃及人還是會過這個節日、並且吃一種奶油圓酥餅的傳統點心(Pony稱它為節慶餅),這是古埃及人的食譜流傳下來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會去想到這個傳統脈絡。


茉莉花革命後的埃及政治與經濟變遷

✈️開羅,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旅遊夢想地點,然而這座城市的面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城市豆沙包》邀請到住在開羅十幾年Pony來跟我們聊聊他的埃及生活。

🗣️隨著 #茉莉花革命 的風潮席捲北非,埃及在2011年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動盪。茉莉花革命雖然帶來了短暫的希望,期望能夠實現民主與自由,然而,政治上的動盪卻對埃及的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旅遊業,曾經是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在革命後的動盪時期急劇下降,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茉莉花革命後的一年,當時埃及經濟狀況很差,而Pony出於單純幫忙與分享的心情,開始了臉書粉絲專頁《#荷魯斯之眼》,在上面分享他的埃及生活、背包客旅遊資訊、可靠的人員與行程等等,一開始埃及人也很難想像網路能夠帶來什麼旅客,然而持續累積與運作,慢慢演變出現在的商業模式,為台灣埃及建立起旅遊橋樑。

💪以Pony的故事來看,她在埃及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在當地文化與社會限制的衝擊下,面臨了許多挑戰。然而,她卻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境,並找到了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國家生活的方式。她的故事展現了埃及人和在埃及生活的外國人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臉書或IG搜尋「荷魯斯之眼」就能找到Pony啦

#埃及 #經濟變遷 #AIART #cityexplore #開羅 #都市生活 #多元社會 #現代與傳統#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 #文化遺產 #歷史與現代

#40 巴黎百味人生(三): 法餐、主廚、米其林!

dimanche 18 août 2024Duration 53:15

🍽 《巴黎百味人生3》:從台灣到法國的廚藝之旅

從台灣醬燒魚到法國藍帶廚藝學院!🐟

家豪從小就在台灣廚房裡摸索料理,從媽媽的醬燒魚開始,逐漸磨練出料理技藝。從國中開始夢想踏入法餐領域,國中的他不是邀請同學來家裡打電動、而是問同學要不要來家裡吃飯!帶著熱情,他赴法國學習法文,然後進入藍帶廚藝學院深造,一路成為法國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從自家廚房到國際廚藝舞台,他的烹飪旅程充滿戲劇性與魅力。👨‍🍳🇹🇼➡️🇫🇷


🎭 跨越文化,探索料理之美!🌍🍽

從台灣到法國,家豪體驗了料理文化的截然不同。在台灣,料理強調速度和火候甚至是CP值,而在法國,則講究食材原味和烹調技巧。有個明顯的例子,台灣連鎖餐飲講求顧客至上,似乎很怕看到客人在問卷調查上寫了對於口味不滿意,對比來說,法國主廚的立場則不一定要迎合滿足每一位客人,如果是客人不喜歡口味而非料理有問題,那法國主廚則會委婉表達「我們不合適,我不會為了你的不喜歡而改變我自己」

這種文化差異影響著餐廳的經營方式和飲食習慣,讓家豪在料理的世界中探索出不同的風味與魅力。🌟🍲 


🎭 法式餐飲,各國廚師趨之若鶩的夢想地!🥐🗼

你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著迷於法式烹飪嗎?或許,正如資深主廚家豪所說,法式料理是一種能夠在各國展現不同生命力的美食。很多人來到法國學習法式料理,學成後再加上自己國家的特色,這樣的組合使得法式料理在世界各地展現出多樣性和活力!家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

想要在廚藝世界中展現自己的才華,有時需要放下過去的經驗,重新學習,重新認識食材和烹飪技巧。就像家豪說的:「我把我自己的腦子歸零,從頭開始學習這個東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法式料理的精髓!

法式料理的世界充滿無限可能,如果你也是一個料理夢想家,期許你有一天能像家豪一樣,成為廚藝界的明日之星!當然,如果你像Carlton和Ocean一樣只是個普通吃貨,那一定也要找個機會到巴黎品嚐一次法式料理啦  🇫🇷🍴 

#巴黎餐飲 #料理探險 #增廣見聞  #料理之路 #台灣到法國 #廚藝之旅 #跨越文化 #料理風情 #美食差異


#31 北海道: 四季、滑雪、勝手丼

Season 2 · Episode 31

lundi 19 juin 2023Duration 01:05:35

Jessie,在北海道生活了 3 年,覺得這裡簡直是生活的天堂

📃本集內容:

因為工作的關係,Jessie 住過地球上 15 個像天堂般的地方,發現北海道是最適合生活的天堂!

北海道四季分明,除了冬季知名的「香檳粉雪」滑雪體驗外,還有春天的櫻花、夏季的薰衣草和秋季的紅葉!

北海道的海鮮無比驚人,帝王蟹、松葉蟹、海膽,和商海產市場「點白飯」、「取海鮮」的「勝手丼」又是怎麼回事?

北海畜牧業發達,除了北海道的牛奶以外、也不要錯過在稚內這個日本北端,入口即化的稚內和牛。

而北海道好山好水的農業,又怎麼樣產出品質優異的馬鈴薯、蕎麥,讓愛吃蕎麥麵的 Jessie 四季都吃蕎麥麵?

3年在馬爾地夫工作的過程中,Jessie 又經歷過甚麼最辛苦、最幸福的事情?


1個小時,聽聽 Jessie 和 Carlton 談北海道!

#30 馬爾地夫:蜜月、浮潛、渡假村

Season 2 · Episode 30

lundi 29 mai 2023Duration 01:10:54

Jessie,在馬爾地夫度了2年半的蜜月,依然樂此不疲

📃本集內容: 因為工作的關係,Jessie 住過地球上 15 個像天堂般的地方,為什麼認為馬爾地夫無比魔幻,是一個「不像地球」的地方?

馬爾地夫的魔幻,不僅來自海的清澈見底與溫暖,又充滿了「坐船或坐水上飛機到度假村」、「遠離一切日常生活」的儀式感。

馬爾地夫原來不是一座島,而是橫跨 800 公里的「群小島」。做為一個曾被英國殖民的穆斯林國家,怎麼一步一步變成度假勝地呢?

Jessie 在度假村工作「天天度假」是怎麼樣的體驗呢?在僅一平方公里又與世隔絕的絕美小島工作,到底是幸福還是辛苦?

2年半在馬爾地夫工作的過程中,Jessie 又經歷過甚麼最離奇、最害怕的事情?


1個小時,聽聽 Jessie 和 Carlton 談馬爾地夫!

#29 哥倫布:中西部、啤酒、出國念書

Season 2 · Episode 29

lundi 1 mai 2023Duration 54:31

James,在哥倫布市住了 3 年,在攻讀博士學位之餘也增廣了自己的視野。

📃本集內容:

哥倫布市?恐怕這個地名對於許多台灣聽眾來說都是一頭霧水,讓人尋思是不是在拉丁美洲的某個城市。實際上,哥倫布市是美國俄亥俄州的首府,其中的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更是許多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到美國攻讀學位的主流選擇之一!

James 目標明確的為了拿到教職而到哥倫布市攻讀博士學位。在這集中將從「在地生活」、「出國念書」兩個方面分享。不只談哥倫布市的生活經驗,也談當代「出國念書」這個選項背後該有的考量與準備。

位於美國中西部,哥倫布市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是更像美國東岸大家耳熟能詳的紐約、費城,還是像西岸西雅圖、舊金山這樣的地方呢?

為什麼說從台北到哥倫布市是一個「由城入鄉」的經歷?道地的天龍人 James 從台北市大安區到哥倫布市以後生活有甚麼轉變?

到美國念學位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經驗? James 回過頭來看有甚麼感想,又怎麼建議要如何調適心態、順應生活呢?

50 分鐘,聽 James 和 Carlton 一起聊聊在哥倫布市的生活以及在海外讀書的分享!


更多 James: Youtube 頻道 「Wei James Chen」

https://www.youtube.com/@James_Chen


#28 西雅圖:亞馬遜、多元性、巧達湯

Season 2 · Episode 28

lundi 17 avril 2023Duration 57:27

Irene,在西雅圖住了 6 年,覺得這個城市把所有能給的都給她了

📃本集內容:

西雅圖。在台灣 Google 的伴隨關鍵字是「景點/旅遊」、「大學」、「房價/社區/華人」,勾勒出大多數台灣人對於西雅圖的想像是可以去玩、去念書、甚至移民(久居)的地方。

Irene 在人生中形塑世界觀的年齡來到西雅圖,在這裡渡過從學生到社會新鮮人的關鍵階段,她怎麼看待這座城市?

西雅圖作為一個早期開發的商港,這樣的歷史、地理背景怎麼樣源遠流長的營造出現在的所謂「多樣性」?話說回來,這樣的「多樣性」到底指的是什麼?

作為亞馬遜、星巴克、波音這些知名現在企業總部的所在城市,不禁讓我們發問為什麼是西雅圖?以亞馬遜作為職涯出發點的 Irene 怎麼看呢?

台灣人耳熟能詳的 Costco 也來自西雅圖。那麼,「蛤蠣巧達湯」和西雅圖的飲食文化有甚麼歷史淵源呢?

50 分鐘,聽 Irene 和 Carlton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西雅圖!

#27 巴塞隆納(下):高第、聖家堂、超貴門票

Season 2 · Episode 27

lundi 3 avril 2023Duration 40:06

儷瑾,旅西班牙 30 年的資深台人,進去聖家堂已經超過 2000 次還是覺得美爆了! 📃本集內容: 高第、聖家堂、超貴門票 巴塞隆納,不只擁有2000年的悠久歷史,也有100多年前在巴塞隆納輝煌時期建造的各種經典建築。一共擁有2項世界遺產,共計8棟建築。 Carlton 心目中第一名地的旅遊城市:來個 Chill 的假日?這裡有陽光、海灘!來點文化之旅?這裡有滿滿的文化與建築!是個商務人士嗎?你大概會來這裡參加各種商會。喜歡吃、喜歡玩?美食、PARTY在這裡等你! 說到巴塞隆納,不可能不提到聖家堂。這裡到底有甚麼魅力,可以讓儷瑾進去 2000 次還是不厭倦?真的上塔後再走個 20 層樓的螺旋樓梯下來嗎?作為少數訪問過訪問過聖家堂首席建築師的華人,儷瑾又得到甚麼難忘的經歷? 來個簡單的等號:聖家堂 = 高第。高第,以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撐起巴塞隆納的旅遊產業!到底高第是怎麼練成的?他又如何師承大自然,用「一點點的材料,建構出最堅固的結構?」 巴塞隆納的治安好嗎?身為專業導遊的儷瑾的建議又是甚麼?怎麼樣能夠讓自己不是最好下手的肥羊金字塔底層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儷瑾暢聊巴塞隆納!

#26 巴塞隆納(上):西班牙、不只、海鮮飯

Season 2 · Episode 26

lundi 20 mars 2023Duration 54:21

儷瑾,旅居西班牙超過30年,在巴塞隆納定居20多年,是領有西班牙官方執照的專業中文導遊。 📃本集內容: 西班牙、不只、海鮮飯! 西班牙是個盛產橄欖、葡萄、稻米、黑松露、番紅花的農產大國。豐富的農產如何他們「豐富」了西班牙人的飲食選擇呢? 在西班牙平均170多人就有一間餐廳,造就了有許多飲食之最:全世界被認證最古老的餐廳位於馬德里、最貴的餐廳一人均價五萬多台幣、也讓西班牙人在餐廳中流連忘返:早餐、早茶、午餐、午茶、TAPAS、咖啡... TAPAS 怎麼來的?伊比利亞火腿可以有多講究?除了海鮮飯以外,原來西班牙還有各種烤飯、燉飯、海鮮粥? 高頻率、長時間的進食,又怎麼改變西班牙人的生活作息?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儷瑾暢聊一小時的西班牙美食與文化!

#25 布拉格:廣場、啤酒、和平分手

Season 2 · Episode 25

lundi 6 mars 2023Duration 01:00:47

Kai,住在布拉格 5 年,認真分享如果啤酒一杯不解渴,那就喝兩杯吧!

📃本集內容:

布拉格。這個大部分台灣人從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聽到的城市。 Kai 在這住了 5 年,他感受到了甚麼呢?

熱愛喝酒又在酒商工作的 Kai,他怎麼看待捷克這個啤酒大國,啤酒人均消耗量穩居世界冠軍的國家呢?

雖然對歷史不太理解,Kai 怎麼談論捷克一路以來「不流血」又和俄國、斯洛伐克「和平分手」的過程?

以旅行來說,Kai 建議大家來到捷克的話該吃些甚麼東西,又在什麼季節過來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Kai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布拉格!

#24 金邊:吳哥窟、小費、一帶一路

Season 2 · Episode 24

lundi 4 juillet 2022Duration 43:28

Louis,住在金邊 7 年,真心覺得能夠一路順遂,要謝的人真的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本集內容:

金邊。位於中南半島,是柬埔寨的首都。 Louis 在這住了 7 年,他感受到了甚麼、又有甚麼改變呢?

在 Louis 剛到金邊的時候,路面都是泥土路,晚上走在「首都」的路上也得靠民宅透出的光來照明。路上的車也不多,是個尚待開發的中南半島城市。

乘載佛教歷史、法國殖民時期、紅色高棉恐怖統治,金邊呈現出怎麼樣的樣貌?在這生活的 Louis 又看到了些甚麼?接觸了甚麼形形色色的文化、次文化、潛規則?

說到潛規則,Louis 怎麼面對柬埔寨海關「Tips、Tips」的聲聲呼喚?對於路上藉故攔車、索要金錢的警察,Louis 又發展出甚麼技能避免荷包大失血?

在 Louis 即將離開的時候,金邊已經和他初來乍到時完全不一樣了:高速開發的基礎建設、公路、路燈、建築...。怎麼會這樣的?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有甚麼關係?又怎麼樣造成了金邊的「現代」景象?

如果要到柬埔寨旅遊,甚麼季節最合適?吳哥窟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又值不值得去呢?S21 集中營、萬人塚會否太沉重?柬埔寨第一大河「洞里薩河」為什麼會在一年之中「上游」、「下游」互換?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Louis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金邊!


Related Shows Based on Content Similarities

Discover shows related to 城市豆沙包, based on actual content similarities. Explore podcasts with similar topics, themes, and formats, backed by real data.
旅行熱炒店:世界地理人文探索頻道
The Rugby Rant
Štrekaři
Ve skleníku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