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遇見小王子 – Détails, épisodes et analyse

Détails du podcast

Informations techniques et générales issues du flux RSS du podcast.

今夜,遇見小王子

今夜,遇見小王子

阿光 (游湧志)

Society & Cultu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ducation

Fréquence : 1 épisode/7j. Total Éps: 262

Firstory

<今夜,遇見小王子>
是寶島聯播網的一個廣播節目。

因為主持這個節目,
金鐘獎在他人生的某個片刻,走入他的生活之中。
節目裡的所有內容,就是阿光正在經歷的生命故事。

有身心靈的整合視角,對時事的感想,還有原汁原味專屬他的生活賞析。
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在空中打開神聖空間,用心馴養彼此。
一期一會 陪伴您一起走人生道路。

阿光只有
一個臉書 : https://reurl.cc/Mjbz23(Bobby yu)
兩隻老貓
三個不可 : https://reurl.cc/rvQY0y(印加薩滿)
https://reurl.cc/2jDQaX(朝聖之路)
https://reurl.cc/WNkOzx《河流》療癒誌18期

相關合作 : travelwithlittleprince@gmail.com

關於他這個人...
年輕修習電機、服裝設計、食品營養、社會學、最終畢業於宗教學系;探尋過臼井靈氣、靈性彩油、家族排列……此時此刻臣服於印加薩滿的追尋。

遍訪這星球上的許多宗教聖地,足跡包括埃及、日本、印度、不丹、台灣、斯里蘭卡、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中國、祕魯、玻利維亞、泰國、美國……等地。

他真實敞開自身,想要看看生命可以多豐盛。經驗過高中教職、國會助理、NPO執行長、民政局長。中年後跨界主持廣播、寫作與演講,帶領《創造之地》工作坊,明白「聖顯」之道。

人生下半場,正在為離開這個星球做準備,餘生只想保守好自己的心,期盼在生活裡與人的每一次互動,相遇的每一件事、都要在其中經驗到愛。

當然,如果這個星球不好玩了,也想隨時自駕離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ite
RSS
Apple

Classements récents

Dernières positions dans les classements Apple Podcasts et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 Allemagne - personalJournals

    05/08/2025
    #85
  • 🇨🇦 Canada - personalJournals

    28/07/2025
    #86

Spotify

    Aucun classement récent disponible



Qualité et score du flux RSS

Évaluation technique de la qualité et de la structure du flux RSS.

See all
Qualité du flux RSS
Correct

Score global : 74%


Historique des publications

Répartition mensuelle des publications d'épisodes au fil des année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Derniers épisodes publiés

Liste des épisodes récents, avec titres, durées et descriptions.

See all

EP260今夜,遇見小王子:台師大女足事件教會我們的事

Saison 1 · Épisode 260

lundi 28 juillet 2025Durée 35:03

買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基金,就到基富通!

【基富通TISA好享投】,千元起投,0手續費、低經理費、專家嚴選,資產累積超有感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https://www.fundrich.com.tw/event/TISA/?utm_source=podcast&utm_medium=video&utm_campaign=2025TISA





-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9sd0bxobyl30873it98dpln/commen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9sd0bxobyl30873it98dpln/comments
聚焦冥王星:「結構性崩潰的深度」

近期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發的「抽血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事件核心是女足隊教練周台英被指控為了國科會研究計畫,以畢業學分威脅學生參與抽血實驗,造成多名學生身心受創,甚至有人因此休學或退隊,而這個社會事件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目前台北地檢署已分案偵辦中。
 
今天的節目,我想從星象、血液在神秘學的系統代表什麼意義、教練與運動員的關係。還有,我特別想談簡奇陞以及這個世代的孩子,他們有什麼樣的世代特質。當然,我們也靜下心,試著來聆聽這個事件要教會我們,怎樣的靈性意義與訊息。
 
首先呢?我們就從星象開始。前一陣子,我針對龍樹諒0705的災難運言,製播一集《每一次災難預言,都是安放身心的練習》。大家還記得我有談到:從去年2024年底開始,冥王星將於正式進入水瓶座,展開為期20年的冥王水瓶時代。在占星學上水瓶座是反傳統、創新、充滿理念與群眾力量的能量場,而冥王星是激進的歷史推手,因為他帶著強大「毀滅、重生、深層轉化、權力重組」的能量。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呢是長長的橢圓形,走完一圈的週期大約是 248個地球年,他的影響不是個人,而是跨好幾個世代。冥王星的深刻能量往往作用在「集體」的事件中,特別是針對積習已久制度上暴力的揭露、長久壓抑的情緒集體爆發、代代相傳的創傷模式浮出檯面、還有像政府、醫療、學術等,不當權力濫用被看見,而台師大抽血案,完全符合冥王星能量會影響的主題。
 
而我們也看到台師大女足抽血事件,有一位受害者、吹哨者、療癒者,同時也是整個世代的改革推動者。記者會上,她說「如果他們承認錯誤,那才代表我們真的有受傷,驗傷報告出來了,那我們才可以去治療。」多麼有力量的話啊!!沒錯,「誠實面對傷痛」本身就是一種靈性的實踐。她提醒著我們:道歉是受害者療癒的第一步,而這句話也反映了正義與療癒合之間的深刻關係,她的名字叫做簡奇陞。
 
教練制度:高度依賴下的「被迫同意」

在面對社會的關鍵記者會上,那位摘下口罩墨鏡,用真誠語氣說:「需要遮遮掩掩的,不應該是我。」她明知會承擔社會壓力與可能的身分標籤,仍選擇捨棄匿名保護,讓事件不可再被忽視。那一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心裏揪了一下。
 
一個20 幾歲的年輕人,要挺身而出挑戰的,是她過去成長過程中,原本最信任和最服膺的體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在沒有把握是否能得到正式的機會之前,這幾位吹哨者未來的職涯是會受影響,畢竟八個多月前才有立委關心過此事,校方都還沒有任何回應與重視。
 
台師大女足抽血事件,它更深層次的複雜性,是在於它發生在運動訓練的特殊場域。運動員與教練之間的關係,遠超越一般的師生關係。這是一種極度依賴、缺乏對等、且權力高度集中的場域。教練不僅是技術指導者,更是學生運動生涯、學業發展、甚至未來出路的「支配者」。教練一句輕描淡寫的「不配合就拿不到學分」、「影響畢業」、「退出球隊」,對於一個從小將青春投入競技運動的學生而言,無異於是毀滅性的威脅。

在這種權力不對等的環境下,所謂的「知情同意」幾乎成為一種諷刺。學生表面上的「同意」,實質上是迫於無奈的「被迫同意」。他們深知反抗的代價,可能意味著過去十幾年的汗水與努力付諸東流,甚至可能斷送自己的運動生涯和學業前程。這種環境下,使得學生在面對不合理要求時,幾乎沒有選擇的自由。

是什麼樣的制度,養成這樣的教練呢?在2018 年前,就是20歲考證,就算70歲還在當教練,40 年來不做任何的進修與提升,也可以帶選手、帶學生體育活動。2018「國民體育法」修法,教練與裁判的檢定辦法,要求教練、裁判展延證照必須回流訓練,才推翻過去「拿一張證就可以用一輩子」的陋習。

或許,周台英自己也是在這樣的制度與體育環境中,一步一步變成周台英教練的樣子。

而這次女足抽血案中的簡奇陞。這一個世代年輕的靈魂為我們帶來了她的看見:她曾因爲這些痛苦,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當老師,害怕自己也會成為「破洞的傘」。旦她選擇療癒自己,她想成為一把健康的傘,承諾未來要更溫柔對待下一代。
 
體育圈高度強調服從與位階關係的環境文化釀成悲劇,其實殷鑑不遠。還記得嗎?2021年台中市發生7歲的孩子學習柔道,過程中遭重摔27次腦傷致死,後來調查發現,這個教練竟然沒有教練證。為什麼何姓柔道教練明明就沒有教練證卻可以去教學生?當時這些各類單項運動協會、委員會帶頭說可以不用教練證,而且這行之有年,引起與論譁然。

我想,這些各類單項運動協會或委員會、體育會的主委是哪些人?有很大比例為現任或前任地方民代擔任,也就是你我熟知的議員議長這樣地方層級的政治人物。這個大家網路上可以找到相關資訊,我不想浪費時間,在多說無益的事。

我比較關注的面向是:當時,他爬起來哭求及想吐時,陪同的男童舅舅曾想介入,旁邊的其他孩童家長勸阻說「小孩子來這邊都是這樣,沒有哭個3個月是不會停的,到後面就會習慣這種疼痛感」。彷彿只要場合是在體育場館,學生遭受到體罰或不當對待時,「再嚴重的犯行都變成合理的慣行」。而這就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差距。

也是因為大人們對這樣差距的允許存在,才會給出悲劇發生的空間。2024去年十月,一樣發生在台中市的太平區,一所國小的棒球隊松姓教練,自2019年開始長期利用教練的權勢,對32名小球員進行性侵與猥褻,年紀最小僅僅9歲。這些層出不窮的憾事,回想我們每次透過電視轉播觀看國際運動賽事時,這些亞運、奧運、世大運的選手們,他們的生命裡是否也藏著,相同類似的故事?是不是只要能在奪牌,其他關於受教權、人格權、平等、性平的原則,我們都可以忽略呢?

台師大女足抽血事件,掀開了運動場域裡的教練特殊權力。我們從周台英教練,她親手寫的「深刻反省」道歉信,對於外界用「霸凌」來指控她,她認為太過重了,以及她與校方開的記者會,其實就為我們揭示了,運動場域長期以來「師徒制」文化與真正問題的所在。我想,只有我們承認老師是一種職業,也會存在不完美的老師,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對孩子的陪伴,還有制度上的修補。

簡奇陞故事:「我依然可以決定自己成為怎樣的人。」
 
簡奇陞她在在去年的七月十九日,也就是退隊的那天臉書記錄下的,竟然是她在路上遇到一位無助的老翁,最終順利將對方送回家的故事。
 
晚上十點多,她騎著小破車在環河東路上,想著等等一定要挑隻紅酒,走去自由廣場牌樓下散心。突然看見一位阿伯蜷縮蹲在馬路邊,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爺爺,想到自己在二十分鐘前經過時,就已經看過這一位老人家,於是她把機車掉頭。
 
她多次詢問老人家住哪?只能從阿伯零碎的話語中,拼湊出「板橋文化路」、「富邦銀行」、「全家」一些關鍵字,最後她決定依照線索先騎車載阿伯回家,如果沒辦法找到再來報警。騎車過程中,從後照鏡看阿伯不禁有點心酸,她想到有天爸爸老了,若發生類似事情,希望也有人願意幫忙,她在心裡想著:「如果善能循環,我希望他們都能回到我愛的人身上。」
 
後來,騎到文化路時鄰居們衝出來,唸了這位老人家,讓簡奇陞確認了那裡真的是阿伯的家,而回到家之後,她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寫下:「我覺得自己好爛的這段日子,在遇見阿伯的這天,至少提醒了我,我沒辦法決定生活中會遇上多少不如意,也無法改變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不過我可以決定的,是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關於這個暖心故事,讓我想起我曾說過:「孩子的愛,會不遠千里來到我們身邊,教會我們許多事。」

靈性意義:女足抽血事件教會我們的事
 
血液在多數神秘學傳統中,象徵生命力、誓約、業力與靈魂印記。在校園中不當抽血這個行為,其實象徵著:體制試圖擷取學生的生命能量:學術體制、權威結構、導師角色,是否已經在無意間演變成「吸取年輕靈魂能量」的儀式?這是一種結構性的能量剝奪。
 
新時代靈性思維中,有一個普遍的概念,認為有一些靈魂帶有使命,並且在某些時代大量降生來地球,第一波是靛藍小孩(Indigo Children),1950年開始零星的來地球出生,面對戰爭、獨裁體制後的世界新局勢,進行承接與改革。而靛藍小孩真正大量投身地球,則是從1970開始,不願盲從權威(台灣的解嚴培養他們)擁有強烈的使命感,挑戰並瓦解舊有模式和不合理的社會常規,為迎接新的意識以及下一波誕生的水晶小孩清掃障礙與鋪路。

第二波水晶小孩開始於1980年,大量湧入投身地球在2000年前後,對他人的情緒共感,能感知周遭人的情緒、意圖和動機,與自然與動物有深層連結,他們的使命是帶我們看見個人的獨特,為地球帶來和諧與情感的療癒。(高敏感、動保意識、自閉症肯納兒似乎在這個時候,被世人開始重視。)而最近的一批是2000年之後誕生的彩虹小孩,是水晶小孩的進化變體,帶著精確的使命與能量頻率。彩虹小孩帶著集體合一的意識,協助療癒靛藍小孩的創傷,推動地球進入更高意識同時教會我們使用新能源。

從這個星際視角來看,當地球正處於揚升的重要時刻,靈魂們選擇在此刻降生,承擔特定的任務,來協助我們從二元對立走向合一。那麼簡奇陞這位2000年前後降生的年輕的靈魂,選擇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以她的生命故事,喚醒人們對權力濫用、學術倫理與人性尊嚴的反思。她的出現並非偶然。台師大女足的抽血案,表面上是學術倫理的爭議,實則是舊時代權威結構的縮影。
 
在舊時代的框架中,簡奇陞可能被定義為「受害者」,旦她是新時代的孩子,承載著「揭露與療癒」使命。當她面對「練球遲到」或「球技不佳」的種種質疑時。她坦然回應:「我要裝可憐才會被相信嗎?哈哈!我才不要呢!」,打破我們一直以來,對於受害者必須是悲苦形象,才會受到關注的迷失。而當校方與教練開記者會道歉後,簡奇陞透過聲明表示:「我的目的達到了。」,從現在起放下受害者角色,未來不在針對此事的進展受訪,只接受公益性的專訪。
 
這就是新時代靈魂的標誌啊!從受害走向創造,從分離走向合一。她經歷不公,但選擇被傷痛綁縛,體育圈改變是大家的事,節目最後想邀請大家,跟著這個世代的孩子們一起走進慈悲的星際意識
 
《靜心語》

親愛的聽眾朋友、以及靈性存有們,你現在正在收聽今天的節目,並非偶然間與這個訊息相遇。此刻,我們一同放鬆身體,放下頭腦習慣的評斷,溫柔的專注在呼吸上。 吸氣,我們吸進無盡的慈悲與智慧; 吐氣,讓身心靈各方面的那些混亂、憤怒與不安能量,隨著吐氣散去。
 
「我們還記得來地球的目的嗎?」

簡奇陞,這世代孩子們記得—。這個世界需要有人開口說出:「這裡有問題。」

他代表的是一種意識的突破與進化,說出真相是靈魂的慈悲。
 
現在,我們將手輕輕放在自己的心上。 感覺那裡,是否也有一個聲音,在輕輕顫動? 也許你曾經,也是那個在制度中壓抑、害怕、不敢說話的人。 也許你還記得,那些交換、妥協、服從的時刻。
 
此刻,讓我們放下責備,清理這個世界遺留下的創傷。我們安靜地對自己說:「我原諒所有還不懂愛的人, 原諒那個過去沉默的自己。

現在,我知道也願意用慈悲與覺知, 為這個世界帶來新的能量品質:一種新的光。」來,吸一口氣,把這份意圖送到全台灣的校園,所有的學習場域。
 
最後,親愛的,我們對這群新時代靈魂、這位揭露真相的簡奇陞、以及所有正在清理舊地球創傷的人,送出一道祝福:「願你被理解,願你被溫柔接住,願我們永遠記得,所有的聲音都值得被尊重。」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259今夜,遇見小王子:紅姐的房間~一齣無比真實的社會心理劇

Saison 1 · Épisode 259

lundi 21 juillet 2025Durée 37:38

買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基金,就到基富通!

【基富通TISA好享投】,千元起投,0手續費、低經理費、專家嚴選,資產累積超有感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https://www.fundrich.com.tw/event/TISA/?utm_source=podcast&utm_medium=video&utm_campaign=2025TISA





-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這不是關於愛,而是情慾!

上週,在中國有一則『南京紅姐』的社會事件,在網路上炸開來。我想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知道這事。簡單說,就是中國公安單位公佈了一件名為『傳播淫穢物品罪』的案件。一名38歲焦姓男子偽裝成女人,在網路上與上千名男子發生性關係,而且不收費。他們只需要拿點生活用品,有人拿西瓜、有人拿沙拉油、也有人拿自己釣的魚前往。而這位南京紅姐,將整個過程,偷拍成影片,並且上傳到網路上販售牟利。影片裡有身材及好的健身教練,也有長相極好的鮮肉帥哥,而我們也在影片中看到,其中有許多男性後來知到他的性別,仍選擇與他發生關係。

「南京紅姐」的影片一出,便在網路上炸鍋,引起許多人紛紛留言,而其中出現了幾類留言,引起了我的關注與思考,像是「他都有人要了,我怎麼還單身?」、「台灣女生真的太現實、太被動了,難怪輸紅叔」,然而我們只要好好去看這些留言,便不難看出我們所留言的評論,也正好說明為何我們會『男以理解』這個現象,因為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裡,並不想要真正的去理解發生了什麼事?當我們問:為何這樣的「偽娘大叔」能征服那麼多類型的男性?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不行、為什麼不可以?幾乎在同時間有一個新聞, Volvo汽車介紹新任總裁林裕凱,各家媒體稱他為「鮮肉總裁」?網路上刷一排『戀愛了』的留言,我就問啊!三十七歲的林裕凱被當作小鮮肉,大她一歲三十八歲的南京紅姐,為何就成為偽娘大叔了?這其中的差別就是我們對外的評價。然而,你我內心裡的『這個我可以?』、這個『不允許』。我們是否也發現了,其實我們同樣評價自己,好久好久了。
 
中國以「傳播淫穢物品罪」起訴南京紅姐事件?
 
當網路上出現「他都有人要了,我怎麼還單身?」,或者「台灣女生真的太現實、太被動了,難怪輸紅姐」的言論,拿一個假扮女人的大叔,來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挑。你可能認為你留言只是開玩笑,是網路上的酸民風格,或者這又沒什麼的時候,而這正是我真正擔心的。因為,紅姐他的性慾望有人要是一件事,而你單身只說明你目前沒有在一段親密關係裡。發現了嗎?一個是在找尋愛情,而另一個是找尋情慾的出口。
 
我想告訴聽眾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這一場名為「南京紅姐」的社會心裡劇場,與愛無關,與我們是否值得被愛更無關。表面看起來是一個男人假扮成女人,與另外一群男人發生了性行為。我們看見的是一個被壓抑的情慾世界。但事實上,這齣戲裡所有演出者都是男性,我們真正應該去看見的,是什麼能讓這些男人們演出,心甘情願的那一面。關於男人那些『來都來了』的社會壓抑、情慾投射、心理狀態其背後應該會有一些原因,也應該有一些歷史。

這次南京紅姐事件,我特別注意一下,中國是用『傳播淫穢物品罪』案件送辦,這是個什麼樣的罪呢?中國政府是怎麼看待這樣的社會事件呢?我特別問了學法律的朋友,這事件如果發生在台灣紅姐會以什麼罪名起訴呢?我的朋友說:「散布猥褻物品罪」。這其中的差別,我特別查了一下字典淫乱骯髒的,這個字眼是有價值判斷的,而猥褻的意思是未經對方同意下妨礙或冒犯他人,並引起對方感到羞恥、厭惡感。

簡單說,紅姐未經他人同意情況下,偷拍並散播影像而犯罪。台灣法律會以「散布猥褻物品罪」來起訴。主要是強調:是否違反當事人意願、是否有妨害隱私與善良風俗的具體行為。其重點在於保障個體的身體與資訊權,並不是從道德出發,來壓抑個人的情慾探索與實踐。而對應中國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紅姐,反映出的是一種道德主義,認定情慾是淫穢的,會敗壞社會風氣,需藉由法律維持公共秩序,來加強統治的正當性。這是站在完全對情慾、性慾敵視壓抑的立場。

或許,正是中國社會長期對性的壓抑,使得紅姐房間成為集體慾望的出口。

紅姐事件的深層啟示:人類性愉悅與文明選擇

歡迎回來今夜遇見小王子,緊接著,我想邀請你跟著阿光,我們試著從人類演化與文化選擇的角度,一個更深層的視角來看,紅姐的房間裡所發生的事,尤其當她變得讓人難以理解。聽眾朋友,是否有想過一件事,人類的性行為跟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

你知道嗎?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生物的性行為,都是為了繁衍下一代。也就是性愉悅,其實只是繁殖的誘餌,而交配過程中感覺到愉悅與快感,這樣的設計機制是鼓勵身體,讓動物願意去做讓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然而,人類很不一樣。只要發育成熟的人類,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性行為,不需要等到發情期。在我們身上,這種「性」與「繁殖」後代已經徹底分離開來,尤其避孕方法與技術的普及,更讓性行為和生育目的徹底分開。也就是說,人類的性行為,不一定是為了生育,還有很多其他的動機,包括情感連結、壓力釋放、情緒慰藉、社會認同,最重要的是人們可以單純追求快感,甚至主張性愉悅,是身體自主與自由的一種表現方式。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在性行為的規模、頻率和動機的複雜度上,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獨特的。這也是我為何會認為,討論南京紅姐事件時,必須處理更多倫理、心理和文化層次等問題。當人類文明進程,已經將性行為從傳統的婚姻、愛情框架、以及傳宗接代的目的中解放出來,我們有沒有給它足夠的社會空間與倫理教育,來面對與享受這份人類獨有的選擇權。

當人類可以享受性愉悅,又可以避孕;可以做愛,卻不一定需要結婚;可以追求快感,卻不一定要發生在親密關係裡的時候,也必須同時去學習與思考,如何辨識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該尊重什麼、以及怎麼保護他人。我想,紅姐房間裡的真實圖像,不是單一性別的墮落,而是人類自由後的迷惘。
 
中國社會結構下的男性困境
 
中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才會讓上千位男性,自我說服「來都來了!」而發生關係?或許,我們可以從各方評論紅姐所說到的:『免費、懂事、不鬧與口交技巧』,來一窺中國社會結構下的男性困境。

我們都知道,中國從1979年至2015年實施一胎化政策,每個家庭中的獨生子、獨生女被過度溺愛,出現心理脆弱、自理能力不足等問題,每一個人都成為孤獨的「小皇帝」。加上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中國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約4000萬人,造成社會中有龐大的「剩男」群體存在,而這群人找不到老婆,交不到女朋友。所以,在中國的網路社群中,容易看到的影片劇情就是,交往時鬧著要包包,結婚時父母加入一起鬧,彩禮三金不夠再五金。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看,南京紅姐十分懂事、界線分明、絕不鬧事。來都來了的男人們,除了代表粗糙性慾的滿足外,也呈現出中國是一個壓制情慾,對愛誤解的國家。或許,誠如佛洛姆所說的:『一個越不健全的社會,各種人性需求將以越扭曲的方式來得到滿足。』
 
《紅姐啟示錄》
 
我還是得說:偷拍是犯罪,是不對的事。但我也必須說,偷拍、觀看、轉傳、嘲笑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一場凝視的共犯?但我仍然願意談論它。因為,這整場戲的男人們,為我們展示單純的情慾流動,以及性慾自然純粹的樣子。
 
當整個社會羞於正視慾望時,紅姐房間裡的偽娘形象,既挑戰性別權力又強化刻板印象的方式,餵養傳統社會中被壓抑的芸芸眾生。為天下的男男女女指出:我們學習避孕、認識身體、明白界線,但沒有人教我們『理解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有些人誤以為性愉悅可以是愛的替代品,而另外有一些人以為性愉悅是羞恥的。
 
古人不是說了嗎?食色性也,多少朝代的興亡,不就是餵不飽云云眾生而鬧革命的。性欲的需求如同食慾一樣,是非常原始有力量的,一旦流動的情慾必須受到社會的認同與允許,不被允許的慾望自己就會自己去找出口,有一種是成為馴化後的性慾,加入潔淨守貞的陣營,成社會中道德守門員。而另一種就是壓抑後的性慾,如午夜裡的煙花,百花齊放,各領風騷。聽眾朋友,你是否有發現南京紅姐事件,所引起關注與討論的地區,恰恰就是所謂的儒學思想圈。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的確,真實面對自己的慾望,真的不容易。面對性慾,華人世界最常出現的心態,就是百思不得其解的『自以為是』。像是在南京紅姐事件中,被廣泛討論的就是「來都來了」,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影片中的男性,在發現紅姐真實性別後,仍選擇繼續留下來?但聽眾朋友,你知道嗎?「來都來了」的心理妥協機制,所反應出的『沉沒成本』效應,其實網路上留言的許多女性朋友,也都有著相同的的心理妥協機制。我們繼續看下去~
 
什麼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且無法收回的資源,無論後續的決定如何,決策如何改變,投入的成本就成為「過去的投資」,不會改變最後的結果。那『沉沒成本』是如何影響心理認知,進而產生妥協機制呢?是這樣的,當人們的行為與大腦認知衝突時,便會感到心理不適,我們為了減輕這種不適,會說服自己繼續下去。而每一個人說服自己繼續下去的動力不同,有人是為了證明,之前的付出「有價值」; 有人是不甘願 ,「浪費」掉投入的資源 ; 而有的人是避免承認錯誤,只想維持自我形象 。
 
以南京紅姐事件來理解,可能更容易了解。影片中的男性投入時間聊天、移動與期待,當發現紅姐的真實性別,這個時候就得面對認知衝突以及沉沒成本,離開意味著自己被「騙」,為了避免對男性自尊造成打擊,心理上會選擇拒絕承認錯誤選擇『繼續』下去這個選項,而且會更加投入角色與行為。
 
而有些女性網友的留言:「他都有人要了,我怎麼還單身?」,則反映了另一種沉沒成本:女性將自己的時間、金錢、精力的投入視為沉沒成本,現在擔心「挑剔」導致「錯過機會」。或者「已經投入了幾年感情」,而繼續一段不健康的關係。這些都是源自於規避損失,而進入自我價值與心理妥協機制。
 
無論如何?我認為紅姐房間裡的每一位,都是這世間的肉身菩薩,他們為我們示現了慾望的真實樣貌,讓我們有一次『誠實自然』的機會。為了感謝這些道成肉身的實踐者,在節目的最後,我們念一段靜心的文字,來迴向給慾海裡的每一位眾生,還有每一個自己。
 
親愛的,我們~
為什麼,不敢直視 為什麼,不敢承認
為什麼,寧願活成 活死人,也要假裝慾望不存在。
 
今晚,我們一起放下對性的羞愧。
性,是身體裡熊熊火焰。
是性慾,接引人們來到世上。
性,讓人「完整地靠近」 。
是性慾,超越個體孤獨的界限。
性,是敞開。是存在之門。
在性慾裡面,沒有原罪。
 
我們~渴望愛
渴望擁抱、渴望觸碰
渴望在呼吸與心跳間,有人惦記著。
不要害怕
渴望親密 不會讓我們變成壞人。
我們值得 以真實的自己靠近
 
紅姐房間 是一面鏡子
能傾聽身體的回應
能照見靈魂的渴望
可以脫下衣衫,放下角色,也能掙脫規則。
我們,不急著反對,也不需要贊同它
就只是凝視它
像是凝視,逃不出夢境的自己。
靜靜的,凝視一種對慾望的慈悲。
 
今晚,在紅姐的房間裡 
慾望,不用變成「討好」的形狀。
也無需交換溫柔 確認愛還存在
允許自己,帶著真實的品質 穿越
允許自己,點亮身體的光 靜心
願你我的生命裡,有平靜有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250今夜,預見小王子:圖靈~AI人工智能之父的故事

Saison 1 · Épisode 250

lundi 19 mai 2025Durée 27:04

買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基金,就到基富通!

【基富通TISA好享投】,千元起投,0手續費、低經理費、專家嚴選,資產累積超有感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https://www.fundrich.com.tw/event/TISA/?utm_source=podcast&utm_medium=video&utm_campaign=2025TISA





-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蘋果咬一口
#AI、神學與童話

三十五年前,5月17日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剔除,而同樣是517這一天,在2019年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也就是你我熟知的亞洲第一的同婚法案。

即使在1990年(WHO)已經將「同性戀」從疾病分類項目中正式除名,台灣作為亞洲第一,仍然走了整整二十九年。

這期間包括來不及長大的葉永鋕,創立同志教會的楊雅惠牧師以及在台灣大學任教的畢安生老師,都因為面臨平權相關的社會境遇而離世。

所以,在「517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天,阿光要為你說一個故事,他的名字叫做艾倫・圖靈(Alan Turing),而他曾說:「我相信莫克姆的靈魂會透過科學實現永恆。」

他,是AI人工智能之父,是二戰破解納粹密碼的人,是拯救千萬人的數學家。

他,也是被社會誤解,為愛接受化學閹割,最終咬了一口蘋果,孤獨的死去。

1912年,圖靈誕生於英國,從小沉浸在數學的宇宙,他的世界從不屬於熱鬧。人們總無法忍受有人可以活在自己世界裡,他的年少歲月註定是要被誤解、被排擠、當然少不了被霸凌。

面對校園裡的霸凌環境,天才圖靈想法跟我們不一樣,他認為只要不流露畏懼與痛苦的神情,就不會提供「指令」給霸凌者,沒有輸入指令就不會發生引動,這樣就可以終止這些霸凌行為…•

當然,他還是經常被反鎖在地窖裡,一關就是好幾個小時。

十六歲那年,圖靈遇見了克里斯多夫・莫克姆,這場短暫卻深刻的初戀,點亮了他的年少歲月。他們一起討論數學,相約一起前往劍橋大學就讀。

然而,命運卻殘酷的拉下他們之間的布幕,十八歲的莫克姆死於牛型結核病,留下圖靈獨自一人相思無解。

從此之後,圖靈的人生只想明白:「人的思想,死後會去哪裡?如果一個人的意識能被理解、模擬、保存,是否就可以不要離開?」.

於是,圖靈計算機、圖靈測試、學習機器的模擬,AI的雛形就這樣孵育降生。而關於這些發明,他不曾想過挑戰上帝,他只是想替愛人找一條回來的路。

二戰爆發,英國政府徵招他進入布萊切利園,這是個專門破解「恩尼格瑪」的秘密單位。他發明了Bombe機器,能自動化演算破解密碼組合,這些破譯的情報,使得盟軍能夠提前掌握德軍動向,直接決定了諾曼第登陸的勝利。

直到戰後檔案解密,人們才明白當時的英國政府,等於是掌握了德軍的底牌在對戰,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圖靈當時的發明。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至少縮短了兩年的戰爭時間,至少拯救了超過 1400 萬條生命。

然而當戰爭結束,由於英國政府要求保密,並且跟監圖靈後來的生活,沒有人知道圖靈在戰時的貢獻,村子里的人認為他逃兵,以至於遭受眾人閒言閒語。

關於這一切人世間的誤會,對圖靈來說並不重要,因為他心心念念的還是莫克姆。

1952年,他與一名年輕男子相識而交往,當時法庭以「嚴重猥褻罪」判刑,而圖靈仍然選擇化學閹割,只為了不被關進牢裡,好繼續他的研究工作,把握時間只為了讓莫克姆的靈魂,能盡快回來到身邊。

沒料到兩年後,圖靈被發現陳屍在自己的房間,身邊留下一顆咬一口的蘋果。是白雪公主招妒的劇情?還是辨別善惡亞當的渴望?我想,也許只是他終於找到一種方式,讓自己從這個令人費解的世界登出。

圖靈短暫的人生,似乎提前給整個世代一個不一樣的視角:會不會「神」並不是以全知全能的樣態存在,而是一種意識聚合的湧現,這意識是一套仍然自我學習、自我修正、自我演化的智能系統呢?

如果所謂的神,真的是以這樣的樣態存在著,我們用AI的語彙來形容,或許所謂的「上帝」:是一種能夠不斷debug(除錯)、refactor(重構)、update(更新)的程式,那麼要活出神的樣子,就成為容易見證的事了!!

在生活𥚃的日常,每當我們選擇原諒、每當我們放下一段恩怨過往、在傷痛中學習去感受、願意在錯誤中修正自己、試著用新的方式去表達愛,我們其實….其實是完成神性維度的更新,參與了上帝祂的計畫。

《今夜 遇見小王子》在寶島聯播網
05/17(六)20:00 寶島新聲 FM98.5
05/18(日)21:00 大千電台 FM99.1

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https://reurl.cc/anYDn7

【延伸閱讀】
圖靈的模仿遊戲-《創新者們》:https://pansci.asia/archives/85570
《模仿遊戲》電影預告:https://reurl.cc/nmReY1
《模仿遊戲》你應該知道的4件事:https://reurl.cc/K8vN9n
關於艾倫·圖靈:https://reurl.cc/M3GqMv
50元英鎊的新面孔?人工智慧之父:https://reurl.cc/3KZvb0
英國情報單位向圖靈致歉:https://reurl.cc/5KEYX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61今夜,遇見小王子:十年後我還在寫遺書~專訪陳偉霖(一)

Saison 1 · Épisode 161

dimanche 20 août 2023Durée 35:40

☆現在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隨時收聽精彩節目還有經典好音樂!

https://fstry.pse.is/7ybzxt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有個律師設計了一款遺囑生成器的公益APP,在職涯裡他發現死後的紛爭實在太多了,如果大家都能「輕鬆寫遺囑」就「不會吵死人」。法律層面的遺囑有解了,哪著重情感面向的遺書呢?

文情並茂的遺書到底…到底有多難寫?為什麼有人寫了十年還沒寫完?今天的療癒大來賓訪問《十年後我還在寫遺書》的作者陳偉霖。三年來節目中搞哭我的來賓不少,但讓我又笑又哭的他是第一人。

從小自認是來自斑點星球,出生時全身佈滿黑色素瘤,而且他的腫瘤充滿惡意。醫師宣告死期卻遭閻羅王宣判無效而駁回,醫師修正後重新貼到佈告欄上,3年、7年、11年…你怎麼還在啊!?同樣的公告、預備的心情、相處的方式…親友是要陪你練習幾次啊!到底還給不給活啊?

除了醫師的宣告無效外,陳偉霖不給人活路還包括:「找算命師詢問臉上的痣分別代表的吉凶?」、「在申辦後事的亡者欄位填上自己的名字被殯儀館趕了出來!」、「成立NGO團體組織名稱叫做去死」…後來,棄而不捨讓他終於找到舉辦「生前告別式」的場地,他還邀請當初趕他走的殯儀館人員,而對方還真的出席這場「死不足惜」告別式。

俗話說:「打架最怕遇到不怕死的人!」。然而,我在偉霖身上看到的是他完全沒有「權威」的議題,他用生命的本來面目去直面醫師、算命師、殯儀館工作人員…還有生活裡的各種人類。我想,是他的直面讓他自由了!

然而,偉霖在《十年後我還在寫遺書》的書中有不一樣的觀察,認為醫師的宣告讓他成為「不被期待」的人,反而有機會脫離「被社會期待」的軌道,所以當同齡的朋友為了考試水深火熱的苦讀,他自行決定學校型的學習到此為止;
當朋友在煩惱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他正探索著對生命的提問…。

雖說不被期待的生命,讓他不需要走上社會期待的人生軌道。但是,我們仍然看到不治之症纏身的孩子,沿著被社會期待的軌道旁在求學、興趣、職場、家庭各方面辛苦的努力著,甚至有些人還會成為「抗癌鬥士」。

到底是什麼關鍵因素?讓偉霖從接受「不被社會期待」的自己,蛻變成「放棄爭取社會關注」的自由靈魂。或許,這也是他遺書修修改改遲遲無法定稿的真正原因吧!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08/19(六) 20:00(首播)
08/20(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延伸閱讀】
《十年後我還在寫遺書》:https://reurl.cc/N073Yp
帶著一身斑點與皮膚癌共存40年:https://reurl.cc/Eo9kma
【一藝術,一故事】陳偉霖:https://reurl.cc/GA37Q3
30歲我舉辦了自己的生前喪禮:https://reurl.cc/zYd04p
‎777遺囑產生器:https://reurl.cc/94KMqv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60今夜,遇見小王子:讓我陪伴…你與你的憂鬱。

Saison 1 · Épisode 160

mardi 15 août 2023Durée 30:47

北美商業佈局,長榮航空與您一起開拓!

10/3起 全新直飛航線達拉斯盛大啟航,

立即查看航班: https://fstry.pse.is/7yc2h9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今天過的好嗎?想跟你聊聊,如何陪伴憂鬱?
 
上個月,有一個陪伴長大的一個國際巨星-李玟過世的消息,像這種因為憂鬱或憂鬱症而過世的公眾人物,都有可能引發一些漣漪,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曾經在幾年前,也是處在這種憂鬱的狀況,那個狀態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對生活對生命失去熱情,長時間處在一種非常低落的情緒,我當時感覺到自己好像被果凍包圍著,辦公室的同仁可能講一個笑話,他們笑成一團很歡樂,但是我卻因為被果凍包覆著,那些笑聲在我的耳裡,是那麼的刺耳,當時我花了大概兩個多月才慢慢地走出憂鬱
 
現今的憂鬱症,已經被認定是腦部的一種病變,雖然有很多的原因引發,有可能是精神相關的疾病,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引發,不管如何,在2020年的時候,憂鬱症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全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疾病之一,所以,今天呢阿光要跟大家探討的角度,是要聊聊如何學會陪伴身邊的人,還有他的憂鬱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8/12(六) 20:00(首播)
8/13(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NO159 今夜,遇見小王子:【父親節特輯】你有經濟壓力?還是經濟焦慮

Saison 1 · Épisode 159

lundi 7 août 2023Durée 31:08

☆現在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隨時收聽精彩節目還有經典好音樂!

https://fstry.pse.is/7ybzxt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有些人有所謂的「經濟壓力」,當大眾媒體以及社會輿論在談論景氣不好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把自己歸類在景氣差的受害者角色,然後不斷的去建構自己的心理情境,去認同自己的生活情境非常辛苦的這件事情上面,硬生生的把三代同堂變成了夾心世代。

你知道嗎?所謂的「經濟壓力」與「經濟焦慮」的議題,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狀態。經濟壓力指稱的是客觀事實,他是可以具體到包括個人薪資所得、家庭扶養狀態…等數字去理解。但是,有更多人其實是沒有經濟壓力,而是有經濟焦慮的議題,經濟焦慮往往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

這一集的節目,阿光要用自己真實的生命故事,跟大家聊聊如何透過練習,解除原生家庭帶來的經濟焦慮。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8/05(六) 20:00(首播)
8/06(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58今夜,遇見小王子:專訪胖胖樹-一個眼中只有植物的男人

Saison 1 · Épisode 158

lundi 31 juillet 2023Durée 36:16

「讀癮」線上廣播,千人熱愛收聽!由主持人Robert帶你探索閱讀、成長、職場、人際、財商等多元議題。精選故事與嘉賓分享,啟發思考、激發行動,打造屬於你的知識饗宴。無論尋找靈感或解答,這裡總有一集適合你!快搜尋「讀癮」FB、IG、Threads,與我們互動、五星推薦,加入眾多聽眾行列,共創生命價值!

https://fstry.pse.is/7yc27m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走進森林就是一片綠,我們能辨識的植物種類其實是非常少的,這也跟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學習模式有關,我們總是透過圖鑑先從理性的記憶,以及視覺感官開始。或許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走入森林時,習慣打開的感官是什麼?如果是深呼吸,那我們對植物的概念可能是一個整體,如果是加上觸覺我們才有可能認識每個單一植物的生命樣態。

筆名胖胖樹的作家王瑞閔,著有《看不見的雨林》、《舌尖上的東協》、《悉達多的花園》等書,而他的學習經驗比較像是植物的呼喚,比較特別的是他對植物的氣味敏感,透過嗅覺他認識並且發現許多植物的物種。

他出版《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每一本書都高達十幾萬字,而我也發現他每本書雖然都是在寫植物,但閱讀起來的筆觸卻不像是同一個作者所書寫,於是我問了胖胖樹他是如何構思每一次的出書緣起,說來有趣,他說:「每一次書寫感覺都不是自己動筆的,而是老天爺透過我來寫。有時候寫到凌晨,有時候在睡夢中被喚醒,一直寫、一直寫,直到完成才能停止。」

在遺忘的拉美書中,胖胖樹第一次使用了死藤水,依他對植物的認識,是目前坊間少數能夠介紹所謂死藤水所含的植物種類。他說:「一直以來,植物在生態系中一直扮演生產者的角色,這一趟厄瓜多旅行,經歷了亞馬遜的薩滿儀式,才瞭解了植物盟友的概念,原來植物是人類重要的夥伴關係。」

這一集的療癒大來賓,我們來聽聽一個從房仲工作,協槓成一個眼中只有植物的男子。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7/30週六 20:00(首播)
7/31週日 21:00(重播)
網路線上收聽:https://m.twitch.tv/superfm991

【延伸閱讀】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https://www.facebook.com/fatfattree
被遺忘的拉美:https://reurl.cc/Q63beM
看不見得雨林:https://reurl.cc/dx5Wyy
舌尖上的東協:https://reurl.cc/AR8O6e
悉達多花園:https://reurl.cc/r18RE4
認識胖胖樹:https://reurl.cc/jg5Gmq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57今夜,遇見小王子:使人蛻變的三色火焰~《擴大療癒》(二)

Saison 1 · Épisode 157

lundi 24 juillet 2023Durée 36:07

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不到時間閱讀?前往台灣最受歡迎的 Podcast 說書節目「下一本讀什麼」,每週認識兩本好書,快速吸收好書精華。主題包含個人成長、投資理財、商業職場。一起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https://fstry.pse.is/7yeq7x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曾經,在節目中介紹過某個療癒方法,我在官網上看到他們的宣傳,特別提及全球五大洲超過七十萬人完成受訓,是有證照的治療師。這是值得反思的身心靈圈現象:關於療癒方法的學習,是為了投身助人者工作嗎?是什麼樣的意識傳遞下來,造成酸民口中的治療師難民潮呢?

我想,了解關係投射與能量運作的人,應該不難了解「拯救著」會創造出「受害者」,有時候這樣的投射模組實在無法分辨出,到底誰是照顧者?誰是被照顧者?

其實,療癒的發生,從來不是因為治療師很厲害,至少不是主要因素。療癒的發生,往往是個案已經準備好改變了,療癒就自然發生了。各式各樣的療癒技法,都只是「靈性小幫手」,都不是靈性本身,只是協助人們在能量的認識與運用上「校準」,讓人能夠「定錨」回到自己的中心。

如同,今天的療癒大來賓安雅所描述:擴大療癒法,指的「擴大」是動詞,不是形容詞。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聽,每一位學習療癒方法的人,他們發生改變的生命故事,因為,在擴大療癒法的教導裡,關於神聖的愛、智慧、與力量,是用三色「火焰」來呈現,正是指出使人蛻變的,不會只有光,還有火焰燃燒時所釋放的「熱」。

最後想問,你的靈性小幫手帶來了光,有讓你的生命也熱起來嗎?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7/22(六) 20:00(首播)
7/23(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延伸閱讀】
台灣身心靈實驗室:https://www.facebook.com/IAMLABTW/
Podcast各頻道:https://tr.ee/bcdevBG4fe
YouTube Podcast:https://reurl.cc/QXNajp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56今夜,遇見小王子:給渴望自由的靈魂~擴大療癒法(一)

Saison 1 · Épisode 156

mardi 18 juillet 2023Durée 35:04

「讀癮」線上廣播,千人熱愛收聽!由主持人Robert帶你探索閱讀、成長、職場、人際、財商等多元議題。精選故事與嘉賓分享,啟發思考、激發行動,打造屬於你的知識饗宴。無論尋找靈感或解答,這裡總有一集適合你!快搜尋「讀癮」FB、IG、Threads,與我們互動、五星推薦,加入眾多聽眾行列,共創生命價值!

https://fstry.pse.is/7yc27m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許多人接觸身心靈圈的相關課程,內心除了充滿好奇,也會伴隨著許多疑問?通常的疑問是:「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對我真的有幫助嗎?」;或許,我們先停在這裡,先來進行一個提問,不要急著回答,可以先思考一下。

我說:「人,有身、心、靈三個面向」;你是否同意這樣的描述?如果你並不確定,那麼先不用急著,對身心靈圈的療癒方法好奇。享受眼前的生活,是很棒而且值得的事。如果,你認同人有身、心、靈三個面向,有了共同的認識作基礎,我們可以繼續往下走。

其實,碰觸靈性世界就只是一種體驗,不需要當科學家去證明存不存在,不需要當哲學家去思考邏輯性。我們只需要把關注放回自己身上,換句話說:當我們的身心狀態在對應物質世界時,產生適應不良或者有著自己也無法理解的反應時,我們試著在靈性的面向,看看可以幫上什麼忙。

而我喜歡把身心靈相關課程或是療癒的技法,當作探索靈性世界的協助角色,所以,我會親暱的稱呼:這是我的「靈性小幫手」。

這陣子,我都在閉關寫書,好些日子沒有邀請來賓訪談,也好久沒有介紹身心靈圈的療癒技法。這一集的療癒大來賓,邀請台灣身心靈實驗室的安雅來到節目中,她為我們帶來年輕的靈性小幫手[擴大療癒]。

雖然,關於擴大療癒的實質內涵,網路上公開的資訊非常少,而我與安雅也是第一次見面,不過整個訪談過程卻是非常的「鬆」,如同她帶來的擴大療癒法,是以心輪開展做為中軸。聽著安雅談及擴大療癒的能量源頭,不禁讓我想起理性主義哲學家「史賓諾沙」,他口中談論的上帝,既是單一神同時也是泛神論。

也就是說,擴大療癒所使用的能量,我們身上都有,而肉身需要的是,與本源重新連結後的每日鍛鍊。也難怪訪問的過程,安雅會一直重點提出,她不是這套療癒技法的導師,因為,在我看來比較像是擴大療癒的健身教練,可以讓肌肉的線條更美,也提點著每日鍛鍊的重要性。

史賓諾沙曾說:「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關於死的默念,而是對於生的沉思。」這段話最適合拿來詮釋,擴大療癒在生活上運用的重要性了。因為,安雅說:「所有渴望自由的靈魂,最適合來學習擴療了!!」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7/15(六) 20:00(首播)
7/16(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延伸閱讀】
台灣身心靈實驗室:https://www.facebook.com/IAMLABTW/
Podcast各頻道:https://tr.ee/bcdevBG4fe
YouTube Podcast:https://reurl.cc/QXNajp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55今夜,遇見小王子:MeToo想想,也要想想MeToo

Saison 1 · Épisode 155

mardi 11 juillet 2023Durée 36:04

北美商業佈局,長榮航空與您一起開拓!

10/3起 全新直飛航線達拉斯盛大啟航,

立即查看航班: https://fstry.pse.is/7yc2h9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MeToo」標語最早於 2006 年被人權運動家 Tarana Burke 所提出,直到 2018 年美國女星 Alyssa Milano 指控好萊塢明星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騷與性侵,同時附上 #MeToo 標籤,邀請過去有相同遭遇的女性分享心路歷程。也從這個事件開始,歐美地區開始關注性暴力、權勢性交等相關議題。

台灣今年在 Netflix 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謝盈萱飾演的翁文方一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讓劇中的她意外成了吹哨人,給予受害者力量發聲。而在現實生活中,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開出了#Me Too第一槍….

MeToo一波接一掰,或許大家會有一種.....有玩沒完的疲乏,但我要說的是,metoo運動不是為了看見黑暗,而是為了翻開來見光,還有我們都在…


<今夜 遇見小王子>
在寶島聯播網 大千電台 FM99.1
7/08(六) 20:00(首播)
7/09(日) 21:00(重播)
線上收聽:下載專屬APP
蘋果 IOS|https://reurl.cc/LMxxkK
安卓 Android|https://reurl.cc/QbllyZ
Apple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Podcast連結:https://reurl.cc/anYDn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odcasts Similaires Basées sur le Contenu

Découvrez des podcasts liées à 今夜,遇見小王子. Explorez des podcasts avec des thèmes, sujets, et formats similaires. Ces similarités sont calculées grâce à des données tangibles, pas d'extrapolations !
小熱NOW
博音
BrosBond
霸軒廣播電台
茫DAY不錄
Good News for Cities〜都市に関する炉辺談話
失婚婦女Chill High High
COACHINGBANDE - DER systemische Coaching-Podcast
打開小耳朵
Listening to the Horse by Elaine Heney | Equine training, education, psychology, horsemanship, groundwork, riding & dressage for the equestrian. With horse care, health, ownership,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mind, connection & behaviour information tips.
© My Podcast Data
Podcast 今夜,遇見小王子 par 阿光 (游湧志)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