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见房间 – Détails, épisodes et analyse

Détails du podcast

Informations techniques et générales issues du flux RSS du podcast.

异见房间

异见房间

异见房间小助手

Leisure

Fréquence : 1 épisode/10j. Total Éps: 18

Unknown
欢迎大家来到「异见房间」,这里是由三位总发出异见的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播客。 「异见」可以打破惯常,揭露伪装。「异见者」总是站在事实与真相的一边,不讨好他人,却能解构秩序,推动变革。这是一间房间,是异见者的发声场,也是多元与可能性的庇护所。因为异见本身就代表没有答案,不止一种声音和可能。
Site
RSS
Apple

Classements récents

Dernières positions dans les classements Apple Podcasts et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 Canada - leisure

    18/11/2024
    #67
  • 🇨🇦 Canada - leisure

    17/11/2024
    #30

Spotify

    Aucun classement récent disponible



Qualité et score du flux RSS

Évaluation technique de la qualité et de la structure du flux RSS.

See all
Qualité du flux RSS
À améliorer

Score global : 53%


Historique des publications

Répartition mensuelle des publications d'épisodes au fil des années.

Episodes published by month in

Derniers épisodes publiés

Liste des épisodes récents, avec titres, durées et descriptions.

See all

018丨再见爱人“麦琳困境”:人人讨伐她,我们却都像她

mercredi 13 novembre 2024Durée 01:36:59

本周,热门综艺《再见爱人》的第四季迎来尾声。2021年第一季《再见爱人》播出时,它被称为“婚姻预习课”,我们由此看到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种种隐痛。而在2024年的第四季节目中,我们已找不到任何形式的爱,只剩纯粹的恨。

节目播出后,我们看到太多愤怒和拒绝。这种激烈的拒绝对象是父权制,是男性,同时也包括传统的女性麦琳。一个被困在妻子、母亲身份里的女性,一个渴求爱,为家庭过度牺牲忽视个人需求的传统女性。麦琳没有得到当代女性的共情和宽容。

对麦琳的恶意,是我们恐惧与厌弃的投射。她的确不是我们的未来,但是她是我们不愿回到的过去和某部分不愿承认的现在。

这一季再见爱人为什么火,它切中了什么样的时代情绪?它是否真的体现了新旧夹缝中的女性当下面临的真实困惑?在醒来的女性,半醒的女性和仍然沉睡的男人中,婚姻和亲密关系会呈现出什么样态?厌倦了旧叙事的我们来到空地之后,能有什么新的创造和解法?我们如何面对仍然生活在传统婚姻结构中的女性,她们又如何能让自己在旧结构中获得新的自主与尊严?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UP

  • Shownotes
  • 00:30 《再见爱人》所切中的时代情绪:歇斯底里的2024年,我们不信爱,只信恨
  • 03:20 激烈拒绝父权制、厌弃婚姻之后,我们仍在空地上
  • 09:24 对麦琳的第一印象:古早的用词,让我想起思想停在生育之前的姐姐
  • 13:44 “你胖,但我不嫌弃。”李行亮的回答不是对麦琳的夸奖,而是对自己的肯定
  • 15:54 衣柜事件:麦琳要和不要的究竟是什么?
  • 18:36 李行亮对麦琳情绪无动于衷。娱乐圈夫妻是否有天然权利不对等?
  • 31:57 “我赠贤妻万两金”,麦琳是父权制骗局的受害者
  • 36:55 张泉灵提问背后的隐性逻辑:女人需要既做贤妻又做知己?
  • 44:10 塑造“张泉灵”式的完美女人,会让婚姻中的普通女性紧张
  • 51:07 错的是麦琳还是游戏规则?麦琳内心之碗的碗底已被父权制击穿
  • 57:04 杨子一目了然的恶让人恐惧,他是所有环境中恶臭权力上位者的合集
  • 66:22 黄圣依的无力感冲破屏幕。我们对精英女士总有“改变”的期待,她不该走这样的路
  • 71:24 时代变了,在网络上给女性打分的留几手注定过气。葛西展现出一种新旧之间的女性困境。
  • 79:40 家中缺少传统父亲形象,留几手还是长成了一个爹。到底都是谁在教爹做爹?
  • 83:30 对节目观察室的观察:一味强调“讲者责任”,也是表达者对不善表达者的霸凌
  • 92:06 我们都不想再看《再见爱人》了。在女性成长与亲密关系上,是否有新的综艺可能?

本期提到

综艺:

《再见爱人》

《最后通牒:不结就分》

书:

《无尽与有限:36岁当妈妈》荞麦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厌女》上野千鹤子

《大众文化的女性主义指南》[韩] 孙希定 [韩] 林允玉 [韩] 金智惠 编/[韩] 崔至恩 等著

影视:

《首尔之春》

《走走停停》

《重启人生》

音乐:

片头《PUPPET SHOW》 XG

片尾:《Devil In Disguise 》Elvis Presley

插曲:《A Little Bit Dangerous》CRMNL

《Salvatore》Lana Del Rey

017|性解放or不沾男,总被审判的女性欲望

lundi 28 octobre 2024Durée 01:03:09

我们是被浸泡在台偶与韩剧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些影视作品塑造了我们未成年时期的爱情观:爱情是无性繁殖的产物,性与爱既是分离状态,又是必须统一的行为规范,他只能发生在相爱的人之间。

对性的困惑不仅仅来自儿时。我们经历过性解放时期,可性解放运动真的能给女性带来解放吗?某一个阶段,女性拥有了“性感”的自由,却似乎不再拥有“不性感”的自由。不拥抱“约炮文化”,不展示性魅力,缺少性经验,成了一些女孩被审判为“不进步”的理由。

而当下,我们又到了性消极的时代。研究显示,相对于之前的几代人,Z世代女孩的性生活活跃度低了很多,年轻女孩开始选择“不沾男”,很多女孩已经停止了性生活(或至少停止寻求性生活)。研究者称她们可能是因为拥有充分的约炮自由,反而更清晰了性解放的虚无。

在我们知道什么是一段双方同意,被渴望的性关系之前,我们的情色想象就已经被塑造了。为什么我们最私人、最隐秘、关系到自己追求快感的那部分,竟然会跟压迫自己的秩序同流合污?到底如何冲破父权制为我们编织的牢笼,找到属于女性自己的多元的、分散的、流动的性欲呢?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UP

💡感谢女性情趣品牌「大人糖」赞助本期节目(此处应有掌声),借着这次契机,为各位姐妹们争取到了一次难得的福利,不如趁现在送自己或者伴侣一份特别的礼物,尝试一下大人糖家的小海豹,收获一份美妙绝伦的体验和感受!

🎉【听众专属福利】

对大人糖产品感兴趣的朋友们,可通过以下2种方式获得专属优惠,逗豆鸟PRO和小海豹原价359元,领券后到手价299元,备注还可额外赠送元大礼包,更多信息可以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哦✌

1⃣点击这里(www.kuaixunke.cn)跳转或复制这整段口令【¥18Dp3nOalXG¥】到淘宝领专属优惠券,下单直接满减

2⃣淘宝搜索【大人糖旗舰店】,私信客服,报暗号【异见房间】领专属券下单

🌟重要提示!

1、下单时记得一定要备注【异见房间】才会随单一起送出礼包哦

2、部分苹果手机是最新系统的听友可能会遇到口令无法跳转的情况,选择第2种方式购买也可以的哦

另外!考虑到我们有部分海外听众,也可通过点击osuga.com  下单输入优惠码【异见房间】可立减,但到手价格&优惠政策与国内不同享哦,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啦~

Shownotes:

  • 06:03 近年间性解放走向性消极,Z世代女孩开始流行“不沾男”。拥有充分性自由后,有人开始感受到性解放的虚无。女权主义者如何重塑性爱?
  • 13:11《命中注定我爱你》中展示的性是“乱性”,性代表着混乱与不理智
  • 14:37 《情深深雨蒙蒙》中以性暴力的方式惩罚女性角色,似乎只有处女才能获得美满爱情
  • 16:09 影视剧中虚假性知识:“酒后乱性”实际是不可能的;“do到天亮”有可能是“射j障碍”;《好久没做》:东亚男性平均时长为7分钟…
  • 21:47 霸总小说、强取豪夺中没有性同意。
  • 32:47 性幻想是精神层面的想象与过往情欲的重组,否定传统脚本之后,如何再造属于自己的性幻想?
  • 39:54 “六十年的女权运动无法抹除几个世纪的压迫,而我无法在别人为我身体编织的牢笼之外进行幻想。”
  • 44:42 从模拟生殖器到小猫小狗小海豹,性玩具的营销策略变迁意味着什么?
  • 49:55 性解放文化在某个阶段和贞操观一体两面,变成了另一套规则,构建了新的层级关系
  • 56:35 各种流派在不同时期统治着我们的“性”,而sex解放的最终目的应是女性自己掌握自己的性方面的欲望、实践、关系,破除父权制编织的牢笼,拥有重塑性欲的权力

提到的书影音:

书:

《厌女》上野千鹤子

《性权利》埃米娅·斯里尼瓦桑

《重塑爱情:如何摆脱父权制对两性关系的影响》莫娜·肖莱

影视:

《何以笙箫默》

《情深深雨濛濛》

《命中注定我爱你》

《好久没做》

《欲望都市》

音乐:

片头曲:《Erotica》Madonna Ciccone

片尾曲:《I Drink Wine》Adele Adkins

资料参考:

《性别不麻烦:性别难题在中国》Alexwood 看理想

008|虚幻的《抓娃娃》,与正陷入抑郁的3000万青少年

lundi 29 juillet 2024Durée 01:23:18

本月新电影《抓娃娃》一经上映,评价就走向两极分化。它讲述了一段被家庭操控的青春:富人夫妇为了让孩子马继业考上清北,继承家业,建造了一个贫穷的“虚假家庭”以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马继业在苦难教育和愧疚教育中成长,压抑自己的需求,被剥夺梦想......直到高考,他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谎言中。他拒绝了父亲为他搭建的“完美人生”,进入了真实世界。

然而,谎言被推翻后,时间线却快速飞到几年后,看不出任何创伤痕迹的马继业在操场上笑着奔跑。

太多问题被影片轻巧地掠过:直面生活的真相后,孩子如何从一片虚无的废墟中打捞意义?一个青少年能以一己之力反抗父母和系统吗?一个真的在高压中成长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回到现实,一个更可能的答案是,这个孩子会患上抑郁。

今天我们邀请长期关注青少年抑郁议题的记者闰土,从《抓娃娃》说起,聊聊中国的青少年抑郁问题。闰土说:电影里的马继业是一个高能的“战士”,但是现实中她接触到的,是陷入低能量的孩子。

在中国,受抑郁症困扰的青少年估测在近千万到三千万间。在高考这个关键节点前,一旦患上抑郁,ta们就面临“脱轨”,被排斥在教育轨道外,走上与常人分岔的人生。

我们不想简单将孩子的抑郁与家庭建立因果关系。正如“绿汀小屋”的创始人盛梦露说:青少年的抑郁,是整个社会的某种“疾病”在最脆弱的这群人身上的爆发。

抑郁症从来不只关乎个人。每一个抑郁孩子的背后,是怎样的社会与家庭症候作祟?应对抑郁困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服务?每个个体需要履行什么样的责任,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而不付出让孩子们抑郁的代价?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添加小助手,加入听友群:Aroom2024

shownotes:

  • 12:15 《涉过怒海》是对东亚传统暴父的反复鞭挞,《抓娃娃》中的父母却被轻巧地原谅了
  • 14:46 与父母的暴力相比,东亚孩子唯一能使用的暴力是指向自己的暴力
  • 16:30 在“贫穷教育”中长大,孩子会对追求快乐感到愧疚
  • 20:20 父母和孩子都觉得自己被彼此操控。操控我们的到底是谁?是推崇优绩和竞争的社会
  • 22:30 消弭除亲子关系外一切权力关系的《抓娃娃》,是否是某种意识形态操控
  • 26:32 《抓娃娃》中马继业是寻找自由的高能量战士,而闰土采访的是陷入抑郁的低能量孩子
  • 31:01 家长宁愿相信孩子是“装的”,也不愿承认孩子抑郁了。他们认为孩子生病指向了自己教育的失败
  • 37:10 孩子因抑郁从学校“脱轨”,以及脱轨伴随的“次生灾害”
  • 47:05 孩子们对父母的“控诉满足期”,创伤会在亲子关系中代际传递
  • 50:52 面向“抑郁症青少年”的共居计划
  • 55:00 如何走出青少年抑郁?跳脱出社会规则、找到自己的困境、更爱自己
  • 59:51 抑郁症有阶级属性,抑郁与贫困双向循环
  • 63:45 社会学学者认为抑郁症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发展有关,个体的生命历程被社会规训,只有竞争中的获胜者才能过上“美好生活”
  • 64:58 抑郁症是时代症候,但照顾心灵的唯一责任人却是个体
  • 65:35 中产孩子需要治愈的可能只有原生家庭,底层孩子患上抑郁更紧要的是解决生存问题
  • 71:24 农村孩子从b站看视频,学习“如何去医院看抑郁症”
  • 73:39 抑郁症是个体的软肋?青少年抑郁预警机制,究竟是为帮你,还是排斥你?
  • 77:37 作为权力下位者,一个抑郁症孩子的自主权是被倾轧的。

提到的书影音及报道:

报道

《焦虑抑郁致贫的年轻人》 罗方丹

《少年抑郁症:躲在房间的孩子,敲不开门的父母》

《孩子确诊抑郁后,一个母亲想做些改变》

《百万抑郁症青少年,困在家中》盛梦露

书籍

《诉说忧伤:抑郁症的社会学分析》戴维·A·卡普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原生家庭》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

电影

《抓娃娃》

《年少日记》

《涉过愤怒的海》

《阳光普照》

音乐

《金黄色的》郑宜农

《这条小鱼在乎》王OK / 洪佩瑜

007|从中金到manner,牛马也有尊严…吗?

mercredi 17 juillet 2024Durée 01:10:02

近期,3起关于工作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河南省平顶山8名女工逝世于冷藏货车中;Manner咖啡店店员在争执中将咖啡粉泼向顾客;中金公司94年女员工选择极端。我们距离“牛马”的距离有多远?世界上还有完美的工作吗?

回到我们三人,我们的工作可能是更符合普通人的工作,既不那么底层也没有高薪。普通的我们,能从工作中获得尊严吗?如果没有完美的工作,那么在工作中摸鱼还是可耻的吗?

汪民安说:“躺平一方面是消极的,是对既有工作的消极的否定,但同时,它也可能是积极的,是一个积极工作的开端。”而摸鱼,则以隐匿于历史的姿态改变历史。比如苏联工人曾说过,“他们假装给我们开工资,我们也就假装工作。”工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没有被给予足够的工资,进而摸鱼。小“偷”也确实有大力:“既得利益者之外的万千大众的缓慢、低效的劳动,再加上对一切不符合社会标准的劳动的禁止,汇成了不可统计、难以察觉的巨大浪费……”

工作是否总是意味着被动、消耗、厌倦,失去尊严?是否只有将自己磋磨成与工作严丝合缝的螺丝钉,塑造成最合格的牛马,我们才能获得幸福?

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罪恶,是懒惰,是不体面,我们如何冲破这种工作伦理的戒律?

这期节目,「异见房间」要聊聊工作,要高举休息,躺平和“偷”的大旗。我们也想探寻一条出路,找到我们身为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添加小助手加入听友群:Aroom2024

shownotes:
  • 00:04【异见房间劳工小报】:冷藏车载8人窒息身亡背后:村镇里打零工的女人
  • 01:00  “轻体力”另一面:“发疯”的Manner咖啡店店员
  • 02:15 中金女生事件:世间再无“完美”的工作
  • 04:02 工作必然失去尊严,必然带来精神痛苦和肉身磨损吗?
  • 07:23 工作就像恋爱,辞职就像离开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决定裸辞的飞飞像是犯了天条。
  • 09:59《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工作的意义是创造工作伦理——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
  • 12:36 方丹的领导抱怨现在的实习生“不够社会化”
  • 17:15 一些00后被批评“不够社会化”,另一些00后却在苦苦研习“山东文学”
  • 19:00 我们与合格牛马的距离是?大厂压力面试——一场专属于成人世界的服从度测试
  • 22:22  在面试中被“羞辱”,请大声对面试官说“安全词”!
  • 24:22 “东亚chatGPT”张雪峰,帮我们指明“顶级牛马”康庄大道
  • 27:27 齐格蒙特·鲍曼:工作伦理改革是一场关于控制和服从的战争。
  • 30:55 工作让我们切割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领导让我们“脱敏”。以及工作中的“笑声相对论”,快乐的苹和飞飞是办公室“妖精”。
  • 38:57 苹的报道,一个愤怒的外卖员59次为尊严抗争
  • 43:58 压迫我们的人,是老板吗?压迫我们的是系统
  • 49:03 韩炳哲《倦怠社会》:从资本家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社会,变成了我们自己压迫和剥削自己的社会。
  • 51:30 权力越高的人,采纳别人意见的能力越差——认知科学显示:老板的脑子真的病变了!
  • 55:50 《六论自发性》:小偷有大力!工人们的摸鱼改变了历史
  • 56:44 “敢于懒惰”!阿甘本的潜能理论:潜能不单是做这件事或那件事的潜能,也有不做的潜能。
  • 58:00 给劳动正名:偷是正义的、劳动也是正义的,那些无用的劳动定义了我们。
  • 66:20 我们对工作的想象: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人可以从事着任何事。

提到的书影音:

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

《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詹姆斯·C.斯科特

《倦怠社会》韩炳哲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

报道:《一个外卖员59次丢失了他的尊严》张苹

《从一个三本学生成为大学老师》罗方丹

《理想很胖东来,现实很manner》数字力场

《中金公司一女员工离世,公司回应》每日经济新闻

《戴锦华〈银河写手〉北大观影场回应“人文是服务业”》

音乐:

片头曲《讨人厌的字》张悬

片尾曲《旅人之歌》中岛美雪

插曲:《16 Tons》Robbie Williams

《Workingman's Blues #2》Bob Dylan

006|被性侵的女儿与沉默的门罗:文学能凌驾一切之上吗?

jeudi 11 juillet 2024Durée 01:10:57

《小时候继父对我进行性侵,我的母亲艾丽丝·门罗选择和他在一起》,近几日,这篇文章在世界范围掀起舆论风暴。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小的女儿安德里亚·罗宾·斯金纳(Andrea Robin Skinner) 于7月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公开发文,披露了家族中最黑暗的秘密:斯金纳幼时曾遭到继父杰拉尔德·弗莱明(Gerald Fremlin)性侵。

被继父性侵时,斯金纳只有9岁。直至母亲门罗在两个月前离世,57岁的她才选择将此事曝光于世。

1992年,二十多岁的斯金纳写信将此事告知母亲门罗,但门罗选择回避女儿受到的侵害,继续与她的第二任丈夫弗莱明在一起。2005年,斯金纳向警方报警,80岁的继父弗莱明承认了罪行,被判猥亵罪,判处缓刑2年。直至2013年弗莱明去世,门罗依旧与之保持婚姻关系,也从未公开此事。

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声望和经济能力的作家,作为家庭中心者的母亲,却对丈夫性骚扰女儿保持沉默,站在丈夫(性侵者)的那一方。

我们能够想象这样的女性存在,可难以想象,这个女性怎么会是门罗?——一个善于书写女性受困感和女性欲望的作家;一个以绝对锋利划破伪装与自欺的作家;一个在文学领域冷峻强大的作家——为何在文学外的世界,呈现出道德的羸弱?残酷的生活难道只是素材,只是洞察人性和书写复杂性的养料?

门罗善于书写道德灰色地带,拓宽对人性的理解。但当这种道德张力构成的文学性与现实相勾连,虚构在此刻被现实刺破,虚构遮蔽和操纵了现实,呈现出了另一种复杂性。

门罗女儿的发声,更是一种叙事权的颠覆。斯金纳曾发现,母亲门罗仿佛刻意在让斯金纳在她的叙事中消失:“事实上,对她来说,重写这段历史至关重要,而她处于他人会相信的叙述者的位置。”

此刻重读门罗的作品,我们对文艺作品中的道德边界产生新的思考。作为女性作家,门罗的身份也为我们提供思考事件的双重视角。

女性追寻自我、“让自己的心变得锋利”的过程中,如何理解给别人带来的代价和伤害?当抛弃家庭的“杰出者”是女性,我们如何理解她的选择?

其次,在作家身份下,我们从《同意》中性侵少女的男作家,谈到写作《洛丽塔原型》的女记者对《洛丽塔》的男作者的叙事挑战:

叙事权是创作者的特权吗?

个人权利能否成为“作品”的牺牲品?

创作能凌驾于一切社会道德评判之上吗?

文学可以是赦免一切的理由吗?

本期「异见房间」想聊聊门罗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shownotes:

  • 00:24 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被曝包庇丈夫对女儿的性侵。被继父性侵时,门罗的女儿斯金纳只有9岁
  • 05:50 从《洛丽塔》到性侵学生的艺考老师,文学能凌驾在一切之上吗?
  • 06:55 门罗知道女儿被丈夫性侵后回复:如果女儿要求她罔顾她自己的需求,为她的子女做出牺牲,去弥补男人的过错,那就是我们的厌女文化在作祟。
  • 09:03 门罗作品《破坏分子》:一个类似继父的角色性侵邻居女孩的故事。
  • 10:35 《破坏分子》中,被性侵的小女孩长大后,将施暴者的房子破坏殆尽,写了一行字:“犯罪的报应乃是死”。
  • 14:45 重看门罗作品《幸福过了头》,里面描写的天才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大于对自己天赋的珍视,更大于对女儿的感情。
  • 17:17 门罗的个人经历:大二退学生育,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之后才能写小说,因此第一本小说写了20年,她履行了20年的母职。
  • 19:03 作家的女儿也应该有自己的叙事权。门罗作品中:“她(母亲)回到大家都以为她疏于照顾,实际上却无比快乐的小馥馥(女儿)身边。”可小馥馥的快乐由谁定义呢?
  • 20:43 多数人在评判门罗,而小女儿的生父和犯罪者继父却隐身了。
  • 23:05 在现实生活中,当父亲性侵女儿时,母亲是否常常都是失语者?
  • 27:27 “作品大于一切”,这个叙事多在事业杰出的男性中出现,而当杰出者是女性呢?比如《缅怀晓宏》,事业男性牺牲妻孩获取成就后,妻子在悼文中写出了这一切。
  • 30:0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曾“抛弃”自己的两个孩子,前往伦敦追求写作梦想。
  • 31:25 女性无法完全把工作和家庭切割开。“永远要记得,男人走出房间,他就把一切都留在房间里了。而女人出门时, 她就把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随身带走了。”
  • 34:28 我们处在一个新旧加杂的时代:我们鼓励女性去追求自我剥离母职,但男性仍站在原地。孩子成为了两种叙事的牺牲品。
  • 37:4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人们试图以道德解放和性革命的名义捍卫所有人享受身体愉悦的权利。禁止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由此变为了一种社会压迫。
  • 42:27 开放会纵容性暴力,落后也会。发生在落后村庄的性侵案,没有人或者机构能承托住被性侵的少女。
  • 49:12 门罗:“有的时候我会很好奇,我会特意让情况发展到某种地步而不去阻止,只是为了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 50:02 叙事伦理是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文学让步吗?
  • 53:22 非虚构似乎会比文学更加真实,但是叙事权仍然掌握在作者手中。
  • 59:20 “没有一篇稿子(作品),要比具体的人更重要” ,作为写作者应该看到真实的个人。
  • 61:28 面对被性侵的女人,我们总是选择沉默,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受害者。
  • 64:32 门罗的女儿最终拿起了自己的笔,夺回了自己的叙事权。
  • 66:03 门罗事件提醒我们:不要让文学的巧言令色,暴力侵害现实的生活。

提到的书影音及报道:

书:

《破坏分子》:艾丽丝·门罗

《幸福过了头》:艾丽丝·门罗

《同意》:瓦内莎·斯普林格拉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原型》萨拉·魏恩曼

《厌女》上野千鹤子

电视剧:

《大巴上的女孩》

报道:

《My stepfather sexually abused me when I was a child. My mom, Alice Munro, chose to stay with him》Toronto Star

《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逝世之后,被曝包庇丈夫对女儿的性侵》新京报

《艺考日常里被遮蔽的性骚扰》李洁琳

《缅怀晓宏,请君重作醉歌行》陈朗

音乐:

片头曲:《Mon Enfance》 Barbara(电影《同意》插曲)

插曲:《Le consentement (Bande originale du film)》(电影《同意》插曲)

片尾曲:《The Gift》Storefront Church

添加小助手,加入听友群:Aroom2024

005|「直女微双」:女性爱的next level

jeudi 4 juillet 2024Durée 01:07:32

「直女微双」是什么?根据恋爱心理学讲师尚恬菲的定义,「直女微双」的全称是 “双性浪漫异性恋”,对男女都有浪漫倾向,但主要攻略对象是男性,会对部分在审美上的女性心动,但没有生理感觉,更希望找一个理想的男朋友谈恋爱,最终还是进入长期稳定异性恋关系的女生。

一位up主认为,那些自称「直女微双」的人,她们的潜台词是:“找一名完美的男朋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最近打算换换口味,和美女谈恋爱,如果有女孩子喜欢我,我可以陪你,甚至做一些你喜欢的亲密的事情,但一旦遇见我喜欢的白马王子,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你。我们可以是姐妹,闺蜜,搭子,但万万不能是明面上的情侣。因为你会影响我结婚,影响我在男朋友心中的位置......渣女!”

这指向了一个狡黠的女性形象:既没有勇气冲破异性恋的主流秩序,直面同性恋的人生;又想拥有比异性恋更平等和尊重的亲密关系,但当有一个好男人出现时,她随时准备抽身而退。“既要又有”,用一个“微”字,给自己留足余地,把好处全占了。

这种审判带着傲慢。我们今天不是为了批判“渣女”。「异见房间」的三位主播分别是直女,直女微双,双性恋。这期节目我们也请到了我们的一位女同性恋朋友作为嘉宾,我们四个恰好处在性取向光谱中的不同位置。当不同性向的女性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们如何感受女性友谊和爱情细微的边界,如何驶向同性爱的更幽深之处?

同时,「直女微双」这四个字里包含着更多的议题:

首先是女生之间的爱恋冲动,一个异性恋,可以对同性产生什么样的复杂感情?对同性爱的靠近和实践,是否有对男权社会规训的反抗和叛逆?「直女微双」,是不是指向女性对自我的觉察和找寻?当然,在「直女微双」的叙事里,还存在一个男性,当一位女性进入异性恋亲密关系,是否意味着同性友人/爱人会被抛弃?异性恋婚姻体制是否是对女性情谊的破坏?

这期「异见房间」想聊聊网络热词「直女微双」,以及我们感受到的同性之爱。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SHOWNOTES

  • 02:00 “直女微双”是把女性当备胎吗?关于“直女微双”的三种定义
  • 06:33 “直女微双”无差别击中了我们:三位主播站在直女到双的连续谱上
  • 08:43 嘉宾小范出场:铁血拉拉视角的“直女微双”
  • 11:15 “白月光”和男生恋爱后出国:被“直女微双”伤害过的拉拉
  • 15:20 小范曾以为T和P必须选一个——于是决定做T
  • 16:11 facebook上的56种性别分类有存在的必要吗?
  • 18:58 第一次爱上直女的时刻:“想到她是我老婆,就好激动”
  • 22:43 喜欢女生的感觉,是小蝴蝶在胃里飞
  • 23:45 直女转双的探索期,有不伤害两个人的解法吗?
  • 25:43 “微双直女”张苹:第一次喜欢的女生,是叛逆者
  • 28:38 从现实到影视剧中的“双生花”:女性为何总从叛逆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 32:28 《还珠格格》中的囚车之歌:作为共同体的女性与爱的尊严
  • 33:56 《吹响吧,上低音号》中超越友情与爱情的同性爱
  • 37:03 共同体紧密的同性爱,是女性独有的吗?
  • 41:20 与爱同构的恨:她的理想还长存吗?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关心她的天赋吗?
  • 46:10 走在自己道路的我,和留在原地的她
  • 47:40 前女友在跟我交往期间突然结婚:难以冲破的范式,伤害着所有人
  • 54:13 在流动中迭代的自我,相信每一刻当下的真实
  • 57:10 和朋友谈恋爱,和恋人交朋友:解构一切后,“爱”到底是什么?
  • 60:46 友谊中的道德共同体:同性爱中承载的志业与价值
  • 63:14 “在单一的异性恋叙事中长大,不会让我不成为同性恋,只会让我成为一个困惑的同性恋”
  • 65:09 想象一个多元的未来,想要怎样爱都可以

提到的书影音

书:《厌女》上野千鹤子

动漫:《吹响吧,上低音号》

电视剧:《还珠格格》

《情深深雨蒙蒙》

《亢奋》

《老友记》

《拉字至上》

音乐:片头曲:《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郑宜农 (台剧《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插曲)

片尾曲:《The L Word Theme》Betty (美剧《拉字至上》主题曲)

插曲:《I kissed a girl 》Jill Sobule 《Skin To Skin 》Standfast

004|成为女性主义者后,我成了母亲的“坏女儿”

lundi 24 juin 2024Durée 56:08

学习女性主义后,我们的人生没有在母亲眼中变得更好,反而是贫穷的、失败的,甚至是被伤害、被边缘的。我们开始与母亲期待的“幸福生活”背道而驰。她期待我们嫁个国企内的好老公,在老家做个教师,我们却选择了“不体面”的工作、谈了“不正常”的对象,乃至不婚不育、成为性少数或过上“失败而崩坏”的生活。

这让母亲开始怀疑我们所学的一切,最终说出一句话:“我真后悔让你读这么多书。”

为什么比我聪明,懂得更多的女儿,却过着“不像样的人生”?

为什么女儿不惜置身被嫌恶、敌视的境地,也不选择我所建议的道路?

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能承认我的人生,而要为我的幸福而悲哀?

为什么出于爱,母亲却总是走向理解的对立面?

这一期,我们想聊聊“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女儿的好母亲。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SHOWNOTES

  • 02:21 被定义为“被压迫者”的妈妈,对我进行了女性主义启蒙
  • 04:38 相信女性主义的“失败者”,能得到妈妈的认同吗?
  • 06:00 妈妈对张苹说:“要是你没读这么多书就好了。”
  • 07:28 妈妈震惊我在北京的住房条件,我告诉她不要用“贫穷的耻感”看我的人生
  • 11:12 方丹与妈妈吵架:“可是与你的期待完全相反的女儿,是你一手培养的。”
  • 14:10 9岁时,妈妈为飞飞的处女膜担心到哭泣
  • 19:28 向妈妈引荐女性主义是出于私心:我希望我的人生被她承认
  • 22:28 妈妈哭了:“你学的女性主义只是用来反驳我的吗?”
  • 23:44 我说家务是压迫,妈妈说可我真的很快乐
  • 27:30 满怀期待等待表扬的我,和一个暴怒的妈妈
  • 28:44 妈妈希望我成为一个有“男根”的女儿,却也希望我结婚生育
  • 30:28 我说:“我不想活了” 我妈:“你有本事现在跳下去?”
  • 31:50 我们控诉妈妈,是因为爸爸隐身了
  • 36:10 母亲这样,是因为她不希望你重复她的人生
  • 38:08 “女人只是生养了一个贬低自己的生物。”共学女性主义的母亲,被这句话深深刺痛
  • 39:50 书写女性故事的我,将笔名改为了妈妈的姓
  • 41:15 妈妈担心我将岁月浪费在他人、社会和理想上,老后孤独凄凉,无人照护
  • 46:48 出于爱,母亲总会走向理解的对立面吗?
  • 48:10 我的母亲不是知识的奴隶,我爱的世界是通过她的眼睛看到的
  • 50:03 我和妈妈是缠绕在一起的带刺藤蔓,可她也是最相信我的人
  • 51:48 我见证过“完美母亲”的崩溃时刻
  • 54:38 她会看完我转的每一篇推送:母亲从未放弃理解我的努力
提到的书影音及报道

《一个女人》安妮·埃尔诺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关于女儿》金惠珍

《好运设计》史铁生

《当妈妈说我是“小黑妞”和“猪嘴唇”》GQ报道 刘楚楚

音乐:

片头曲《Mother》Pink Floyd

片尾曲《Mon Enfance》 Barbara (电影《同意》插曲)

插曲:

《Love》Nancy Adams

《Venus》Shocking Blue

相关资料:

《我们用了一个月,和妈妈一起学习女性主义》报道

女性主义母女探索工具箱 链接

003|高考十年后,做题家终于听懂五月天

mercredi 12 juin 2024Durée 01:23:34

5月24日,方丹听了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当现场十万观众合唱《笑忘歌》为一种纯粹无忧虑的青春歌唱时,方丹却在群里开始和我们碎碎念:他们的青春实在是太纯真美好了,我的青春明明是《年少日记》那样的,稍不留神人就没了。飞飞说:“想得美,学校里所有的高层都安上铁窗了。”

在五月天歌曲中的青春是:

伤心的都忘记了 只记得这首笑忘歌 那一年天空很高 风很清澈 从头到脚趾都快乐

与此同时,我们的青春是:

那一年天空很低风很污浊 从头到脚趾都抑郁

回想起来,陪伴我们青春的歌曲,唱的却不是我们的青春。五月天的歌曲就像一个明亮到晃眼的真相,我们在流行歌曲和个人情感的夹缝里成长,体味着并不曾拥有的纯真和热血。歌词里的青春,是胜利者和幸运儿的生活(就像五月天自己)。错位中,我们也感受到自己和耳机那头的阶级差距,地域和资源的割裂,独自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可我们又无比需要五月天,这是一个多么声势浩大的青春造梦工厂,无数人在以秒为单位的抢票速度里挤破头想要进入五月天制造的幻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演唱会之王”,以2023年为例,五月天开启“好好好想见到你”与“诺亚方舟10周年进化复刻限定版”双主题巡演,共计68场。仅上海站来说,就从11月12日唱到21日,整整八场,中间只休息了两天。听五月天的时候,我们都成为了梦女,都有美好未来,有过美好青春。

幻梦的残酷是我再也回不去了。这期节目,我们把自己放在五月天演唱会外,离“热血”和“感动”远一点,聊聊我们的青春。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SHOWNOTES

  • 02:14 流行歌曲与个人情感的错位:真的只有我不幸吗?
  • 05:46 我们在流行歌里,感受到地域和资源的割裂
  • 09:20 在县城高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是件残酷的事
  • 13:10 失败的校园革命,异见者的宿命
  • 15:50 五月天的现实是梦幻的应然,而我的现实是没有树的操场,失去咀嚼的进食
  • 19:47 五月天进入大陆,《倔强》横卷中学百日誓师大会
  • 23:30 书包里没有蛋糕和汽水,只有保温杯和保健品
  • 29:48 应试教育里脆弱的友情:高三没有“我们”,只有对手
  • 31:35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五月天给我爱情教育和命运教育
  • 38:10 五月天是青春的滤镜,但告诉我们超越现实的样貌:不这样,还能怎样?
  • 44:30 追星鄙视链:Taylor Swift,五月天,“QQ音乐三巨头”
  • 47:36 “妹妹说紫色很有韵味”,在唱我们真实小镇青春的许嵩只能偷偷听
  • 52:09 为什么唱热血青春的是五月天?他们的热血一路沸腾,从未凉过
  • 57:50 喜欢五月天是希望复刻他们的成功叙事,青春杀猪盘杀的就是我们
  • 58:50 大学不是终点:卷无止尽/青春文学幻梦破灭,人生是纪实文学
  • 63:10 幻梦的残酷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 64:20 五月天的治愈在于与“我们”共襄盛举
  • 73:35 集体疼痛需要止痛片,是五月天可以,不是也可以

小说:

《孽子》《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纪录片:《真实生长》

电影/动漫:《黑客帝国》《同意》《鬼灭之刃》

歌曲:五月天:《如烟》《恋爱ing》《突然好想你》《知足》《纯真》《盛夏光年》《拥抱》《后青春期的诗》《我们心里尚未崩坏的地方》 《星空》

林宥嘉:《心酸》

许嵩:《素颜》《你若成风》《多余的解释》《拆东墙》

徐良:《客官不可以》

报道:《最好的中学,最后的改革》《星期五,听小飞机场才是正经事》《五月天,一场巨大的“杀猪盘”》

音乐:

片头:《笑忘歌》《倔强》五月天

片尾:《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五月天

订正:

播客中提到的“八月长安”不是黑龙江省高考状元,而是2006年哈尔滨市文科状元。

文中提到的““2000年前后一整版的报道””,应为2012年的报道《星期五听小飞机场才是正经事》。

🏠

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Aroom2024

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讨论。点击订阅/在听,鼓励我们继续努力💪你的每一个关注评论转发点赞都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在异见的房间里,畅所欲言吧。

🏡

异见房间

沟通异见,发现疑惑。

TITS UP出品

002|男性现代化:一撮中国男人决定爆改自己

lundi 3 juin 2024Durée 01:05:50

今年2月,方丹写了《家庭妇男们度过了一个繁忙的春节》,在文章里提到一个“男性现代化”的群组。这个群组的自我介绍是:“一个男性学习性别平等知识、反思自身性别红利的社群”。

群组中的一位男性将自我革新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冒犯;第二阶段是承认问题,对原罪感到愧疚;第三阶段是改造自己;第四阶段是影响他人。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男性,是性少数还是顺直男?他们接触、学习女性主义理论,是顺应时代、追求时髦,还是真的对自身特权有所反思和放弃?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自我革新的念头?他们是如何做出行动和改变的?这是我们关于“男性现代化”群组的疑惑。

从这个群组出发,我们延伸出更多关于“男性女权主义者”(Male Feminists)的疑惑:有没有真正的“男性女权主义者”?在鼓励男性特权和性别暴力的父权社会,男性可以和男性身份割席吗?意识到特权的男性,仅仅是反思就够了吗?我们期待男性可以为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做什么?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 shownotes

  • 03:29 现代化男性们自我革新的四个阶段

  • 06:48 背后的女性:群聊中的“陪读家长”

  • 08:34 社群中的学习委员与男性画像

  • 14:50 Male Feminists的动机令人怀疑,但行动是可测的

  • 17:10 《沙丘2》中的保罗是Male Feminists吗?

  • 18:26 男权的终点太具有诱惑力,男性是铁,男权是磁铁

  • 22:20 Male Feminists魅力时刻:你再继续说,我就要打拳了

  • 29:58 再谈《坠落的审判》:为什么“男权女”,比Male Feminists面对更多争议?

  • 36:40 对男性现代化群组丧失信心的瞬间

  • 40:50 性别问题其实贯穿在所有问题中

  • 42:40 媒体圈中的性别问题:十女一男的媒体圈,和十男一女的领导层

  • 44:00 为何Male Feminists的文章被命名为“家庭妇男”?

  • 49:00 男性真的能和自己的男性身份割席吗?

  • 55:44 家务之外,我们到底期待男性能做什么?

  • 61:27 程序平等和结果平等:为什么即便程序公平,成功的女性还是更少?

【本期提到】

书籍:《性别打结》Allan G. Johnson

报道:《家庭妇男们度过了一个繁忙的春节》

《保安队长和被他性侵的老妇人》

《文科女被困在内卷中心》

电影/电视剧:《沙丘II》《坠落的审判》《甄嬛传》

小说:《零诺》 行烟烟

综艺:《再见爱人》《海妖的呼唤》

音乐:片头:《新造的人》郑宜农

片尾:《小暖男》儿歌

【特别鸣谢】

封面设计:齐寒

【关于我们】

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Aroom2024,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讨论。

点击订阅/再听,鼓励我们继续努力💪你的每一个关注评论转发点赞都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让我们一起在异见的房间里,畅所欲言吧。

001 丨有背叛父权制的恋爱吗?let’s 重塑爱情

mardi 21 mai 2024Durée 01:22:48

今天是5月21日,一个被人为建构的关于爱的节日的第二天。一个很适合在被“爱”的话语包裹后,后退一步,观察和思考“爱”的日子。

我们如何思考爱?三位主播中有两个异性恋,一个双性恋,其中有人恋爱经历达到13段!(Yes!)很多时候,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中,我们都在想,大众媒介中叙述的“爱”和我们所体验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这期节目,我们想聊聊各自的困惑。父权制所创造的“爱情脚本”是什么样的?作为女权主义者,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冲破“幸福”的封印?有背叛父权制的亲密关系吗?

我们也想看向未来: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如何想象一种平等的爱?作为异性恋,如何摆脱父权制对两性关系的影响?跳出脚本,解构一切后,在面前的空地,我们能否“创造”属于我们的爱?

主播:张苹/徐飞飞/罗方丹

出品:TITS UP

  • 05:15  带球跑,先婚后爱…我们从小接触到的爱情模板是什么样的?
  • 09:50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为什么女性必须做小伏低才能收获“爱情”?
  • 16:43 跟男朋友同居多年,妈妈还以为我是处女
  • 24:15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我们是否走向了“女利主义”?
  • 25:30 张苹采访985相亲局,发现女性需要抑制优势才更招人喜欢
  • 29:27 再谈“捞女”和胖猫事件中恐慌的男性
  • 33:40 “你不跟男人谈恋爱,一定是因为你受伤了吧?”
  • 37:31 强制异性恋是一种交通系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40:11 “离婚搭子”选题被毙:多元生活的想象为何难以进入大众视野?
  • 42:50 只要没有出柜,同性恋的悲伤快乐幸福,都无法得到认可
  • 44:08 异性恋的历史是一部心碎的历史,而同性恋不是
  • 45:56 同性恋,就更容易建构平等关系吗?解构后,我来到了一片空地
  • 49:03 紧急情境下,女性最先承担起伦理责任和照护行动者的角色
  • 55:40 两个男朋友更好,三个女朋友刚刚好……三角是最稳定的关系!
  • 01:03:18 没有任何一种答案应该成为霸权
  • 01:06:55 怎么看待没有任何一种痛苦比另一中更高级?
  • 01:10:22 love is love,爱并不只代指爱。
  • 01:16:42 亲密关系的核心,伴随美德和相同的志业

【本期提到】

《阅读浪漫小说》珍妮斯•A. 拉德威

《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萨拉·艾哈迈德

《爱的艺术》埃里希·弗罗姆

《正常人》萨莉·鲁尼

《我参加了一场985相亲局》

《我的阿勒泰》

《命中注定我爱你》

《恶作剧之吻》

《流星花园》

《一起来看流星雨》

《如果墙会说话》

《再见爱人》

MUSIC:

片头:《九十九次我爱他》(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主题曲)——元若蓝

片尾:《spicy》——aespa迷你专辑《MY WORLD》收录曲

【特别鸣谢】

封面设计:齐寒

【关于我们】

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Aroom2024,或扫码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讨论。

点击订阅/再听,鼓励我们继续努力💪你的每一个关注评论转发点赞都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让我们一起在异见的房间里,畅所欲言吧。


Podcasts Similaires Basées sur le Contenu

Découvrez des podcasts liées à 异见房间. Explorez des podcasts avec des thèmes, sujets, et formats similaires. Ces similarités sont calculées grâce à des données tangibles, pas d'extrapolations !
日谈公园
小fool人
天才捕手FM-最带劲的职业故事
出逃在即
蜜獾吃书
思文,败类
基本无害 Mostly Harmless
别的电波
宁浪别野
大俗小雅
© My Podcast Data